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山東攻堅克難 實現糧食生產全程機械

時間:2010-12-2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山東省各級農機部門遵照農業部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以玉米機收為突破口,堅持推進糧食生產機械化,取得了歷史性進展。

      “十一五”以來,山東省各級農機部門遵照農業部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以玉米機收為突破口,堅持推進糧食生產機械化,取得了歷史性進展。目前,全省糧食生產機械化水平達到了87%,其中小麥97%,玉米88.75%,特別是今年玉米機收率達到了71.5%,實現了機械化,標志著山東糧食生產各個環節全部實現了機械化。

  一、始終把糧食生產作為農機化工作的戰略重點。小麥、玉米是山東省兩大糧食作物。早日實現糧食生產機械化是各級黨委、政府和農業部的要求,也是各級農機部門的歷史使命。經過多年努力,本世紀初山東省小麥生產實現了全程機械化。但玉米收獲機械化率僅有3.69%,嚴重影響了玉米生產以及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的發展進程。面對這一糧食生產機械化的“瓶頸”和難點,山東省農機辦根據農業部領導關于山東要在實現玉米收獲機械化上發揮帶頭作用的要求和山東的具體實際,及時作出了把全省農機化發展的戰略重點轉向玉米生產機械化的決策,把玉米收獲機械化作為主攻方向,實施了繼小麥收獲機械化之后農機化發展的第二大戰役。山東省委把推進玉米收獲機械化寫入了1號文件。省政府連續下發二個加快發展農業機械化的文件,在全省實施了以玉米收獲機械化為首項的農機化創新示范工程,并把發展玉米收獲機械化列入了全省國民經濟發展規劃,作為《山東省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年度綜合評價及考核辦法》的重要指標,納入了各級工作考核的內容。全省形成了加快推進玉米收獲機械化的共識和工作合力。

  二、依靠創新突破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在推進糧食生產機械化的進程中,山東省以農機化創新為主線,不斷破解玉米收獲機械化發展中的難題。

  首先,合力研發創新造機具。針對玉米收獲機械嚴重缺乏的問題,山東省組織產、學、研、推等各方面力量,圍繞玉米收獲機的研發生產,先后組織實施了國家農業科技跨越計劃、“十五”科技攻關計劃、“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等,攻克了穗莖兼收、根茬破除、秸稈粉碎還田等玉米機收關鍵技術,研制生產出了適合黃淮海流域為主、面向全國的懸掛式、互換割臺和自走式多型號、多品種、多功能的玉米聯合收獲機械系列產品。山東省玉米收獲機生產企業從2001年的2、3家,生產能力200多臺,發展到規模以上的15家,年生產能力超過3萬臺,為山東省乃至全國玉米收獲機械化的發展提供了裝備支撐。

  其次,依托新型服務組織搞示范。在機械化創新示范工程中,每年投入省財政資金一千萬元,各級建立了100多處玉米機收創新試驗、示范基地;扶持發展新型服務組織農機合作社3400多個、農機專業大戶、農機作業隊等6萬多個。通過創新示范基地,進行玉米機收技術組合,總結玉米機收技術路線,探索玉米機收服務模式。依托新型農機服務組織,進行新技術、新機械的試驗示范,讓農民自己教給鄉親看,帶著村民干,產生了很好的示范帶動效應。

  再是,持之以恒逐級抓推廣。山東省堅持耕耘基層,面向農民,成立了全省玉米機收和免耕播種保護性耕作機械化技術宣講團,各市成立了宣講分團,在全省開展了 “大培訓、大推廣、大普及”活動。從2000年始,省、市、縣、鄉逐級層層召開玉米機收現場會,展示機械、現場作業、宣傳群眾。十多年來,全省各級召開玉米機收現場會2000余場次。農業部多次在山東省召開全國玉米生產機械化現場會,有力推進了全省玉米生產機械化的發展。

  三、建立推進糧食生產機械化的長效機制。

      一是制定規劃重點督導。山東省農機辦制定了玉米機收“中部率先發展、東部加快步伐、西部跨越提升、全省整體推進”的發展思路,提出了發展目標、步驟和措施。各級農機部門認真實行發展目標責任制,重點工作重點抓,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省里每年對各地玉米機收發展情況進行總結、考核和評價,分別對率先發展、快速發展和跨越發展的市縣進行通報,并將考核評價結果通報市縣黨委政府。

  二是資金傾斜重點扶持。省政府從2001年每年安排300萬元,從2005年起,增加到3000萬元,用于補貼購置玉米聯合收獲機。還安排1600萬元,對玉米機收、秸稈還田利用進行作業補貼。2005年全國農機補貼,農業部在山東省進行購置玉米收獲機械補貼試點,山東省把玉米機收等糧食生產機械作為補貼重點,十年來,全省累計投入省級以上農機購置補貼資金23.34億元,其中80%以上的補貼資金用于發展玉米收獲、免耕播種及配套動力機械,全省玉米收獲機發展到5.85萬臺,免耕播種機達到3.03萬臺,大型拖拉機增加10萬多臺。

  三是機藝結合重點推進。農機農藝脫離是制約玉米機收發展的重要要問題。山東省農機辦組織省農業和農機專家顧問團進行機藝結合的研究座談,形成專家共識。邀請全國和省內農業、農機化方面的院士、專家、教授開展玉米機收的軟科學研究,到田間、農機生產企業現場考察指導。制定頒布了玉米聯合收獲、秸稈還田和播種機械化作業標準規范。組織省農技推廣站和農機化推廣站聯合制定下發了機藝結合的技術要求,在全省大力推行了小麥、玉米機收、秸稈還田和免耕播種兩個“一條龍”作業的機械化技術,有效地推動力糧食生產的機械化。

  今年,山東省糧食全程機械化的實現,小麥、玉米收獲分別縮短7天和10天,損失率均減少5%以上;玉米晚收增產10%左右;秸稈還田、小麥、玉米免耕播種保護性耕作增產5%-10%,節水20-30%,節肥近30%,每畝節本增效200元以上,全省增產糧食30多億斤,為全省糧食實現八連增,農民收入兩位數增長作出了貢獻。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