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月30日是中國低壓電器行業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集團)有限公司、杭州之江開關股份有限公司及上海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人民電器廠三方法人代表于上海電科集團隆重舉行了第四代產品(MCCB)塑殼斷路器的聯合開發簽約儀式。此次合作本著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原則,由三家企業共同承擔,將在新產品開發、自主知識產權及市場培育等方面謀求深度發展。
值此簽字儀式之際,記者有幸對上海電科所電器分所所長尹天文先生進行了簡短采訪,以下是此次采訪的概要:
記者:本次三家企業在05年底舉行合作簽約儀式,能不能談談這是怎樣的一種合作以及這次合作的一些背景?
尹:這次合作性質是聯合研發項目,上海電科所針對該項目在行業與公司內部做了大量前期工作。
首先,行業內我們要探討下一代產品研發的新方式。前三代產品大多采用仿制國外新產品的方式,而最新一代國外產品都有大量知識產權、專利保護,顯然第四代產品不可能再采用這種模式,因此研發工作難度相當大。
我們進行了大量行業探索以確定采用什么樣的方式進行開發。通過一年多來在行業內的不斷交流、探討,逐漸形成這樣一種開發模式,即在對應的產品領域及行業的主導廠中尋找一到兩家企業與我們進行聯合開發,開發成果與所有利益為三家共享,成果原則上不轉讓。上海電科的最后收益將通過在這些企業銷售的產品中提取一定的研發費用來實現。這一設想得到了常熟、之江、天津百利、上海人民等這些目前國內頂尖企業的積極擁護與支持。11月15日,首先簽訂了第四代ACB框架斷路器的合作開發協議,這一產品是由常熟開關廠、天津百利和上海電科聯合開發。
既然第三代產品的技術水平已經比較高,足夠滿足用戶的大部分需求,那么怎樣的產品才能稱作第四代產品呢?于是在2003年與2005年之間,上海電科所在對國外產品進行專利、標準、產品分析及摸底試驗方面進行了大量深入細致的工作,從而確立了下一代產品的總體技術特征和技術參數,簡而言之就是給第四代產品畫肖像。我們確立了總體方案與技術路線,以及需要在某一領域的創新點,終于在最初的16個選題中選定了四個項目作為第一批第四代產品研發項目。除已經簽訂協議的ACB項目以及今天即將簽訂的MCCB項目外,還有CPS控制與保護電器和帶選擇性保護的小開關項目。框架斷路器和塑殼斷路器屬于配電類產品,控制類我們優選CPS,這一產品集成了斷路器、接觸器、熱繼電器功能,集成度非常高,在低壓電器控制電器類產品中屬于難度最大的產品,而且市場潛力與需求都非常大。在終端領域,我們選取了市場需求迫切性非常高、市場容量也非常大的帶選擇性保護的小斷路器。小開關這一產品也很有技術特色,過去我們終端領域的產品不帶選擇性,實際的用電安全性和可靠性不高。開發了這一產品以后,真正能夠做到終端領域的選擇性,從根本上解決中端電器的選擇性保護問題。目前來說,要參與這兩個產品研發工作的企業非常踴躍。我們要感謝長期以來行業給予的大力支持,也希望整個行業能夠在今后的工作中,給予更多的關心、幫助和支持。
記者:這次的項目定位在合作開發還是結成一種聯盟,與以前的聯合設計有何不同?
尹:差異很大。過去聯合設計、統一設計實際上是電科所組織行業進行開發,參與的企業數量較多,但整個知識產權是屬于電科所的,企業則花少量的錢獲得使用權或生產權。這次開發有著本質區別,研發企業數量非常少,所有研發過程中產生的技術成果由參與的企業共享,而且原則上不轉讓。如果要進行技術轉讓,則要征得參與企業的一致同意,這些是與過去的開發模式最大的區別。
記者:這種合作模式可以為上海電科帶來怎樣的效益?
尹:應該說效益會是十分廣泛的。對于電科所來說,我認為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們電器分所的生存方式。在過去的一段時期,雖然電器分所每年效益都有所增長,但沒有一個長線產品作支撐,實際上生存環境還是非常困難。開創這樣的合作模式后,每年我們將從聯合開關的企業獲取一定的研發經費,過去研發人員要兼顧的尋找合作伙伴等工作都由市場人員代勞,他們只需安心進行研發工作即可。另外,一旦產品投入市場,我們可從合作伙伴銷售額中每年提取相應的費用,收入是相當可觀的。產品開發成功后的第四年至第五年就進入了回收期,這為我們電器分所的下一步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記者:通過聯合開發是否可提高電器分所的人員素質?
尹:通過這些項目不僅可以極大的調動研發人員的積極性,還可以培養這樣一支非常有戰斗力的團隊。在每個項目組我們所都有十幾個人參與,包括機械、電氣、電子、通訊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這對于年輕人既是很好的學習機會,也是很好的鍛煉機會。
記者:聯合開發為行業帶來哪些利益?
尹:實際上聯合開發對行業幫助很大。我們一直在叫“狼”來了,“狼”確實來了,一些國際知名的外資企業大肆在中國進行業務擴張,他們在中國市場從原先的中高端產品開始往中低端產品滲透,這樣對國內的國營廠或主導廠的生存構成非常大的威脅。在研發方面,他們有能力花巨額資金投入到新一代產品的開發,而從目前來看,單一的國內企業還不具備這樣的實力。所以我們一直在倡導行業內的主導廠搞聯合開發,這樣的團隊將是非常有戰斗力的。在形成這樣的思路后,不但國內企業非常踴地想參與進來,一些國外知名企業也都想參加到聯合開發陣營中去,他們認為國內這樣的團隊實力很強,參與進來是非常有意義的;而且我們的開發思路更貼近中國的用戶,如果能夠把握中國開發的方向或者主要思路,在產品中融合我們的思想的話,中國市場將會做得更好。另一方面,畢竟我們的開發成本相對外資企業而言是很低的,能夠在這么短時間、少量投資就可開發一個全新系列的產品,對于他們而言是非常值得的。所以此次合作不但得到行業內國內企業的擁護,也得到了不少外資企業的青睞。
我們的第一步走得比較成功,將來的收益對參與企業而言肯定很可觀,因為開發成果原則上是不轉讓的,那么實際上今后的這一代產品競爭對手不會很多,而且今后無論是在產品的技術完善上,還是在銷售價格上我們都要進行內部協調,一致對外,因此這樣的團隊對今后產品的生產、銷售都會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對行業中參與這些項目開發的企業,收益是非常大的。
記者:感謝您在簽約前接受我們簡短的采訪,預祝你們這次合作能夠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