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整機雖不屬于完全市場競爭領域,國內外數十家企業的爭奪卻使風機成本逐漸趨于透明。
追溯風機價格歷程,從2004年4月的平均價格4800元/千瓦,上升到2008年初的6200元/千瓦。然而,自2008年下半年開始,我國風電機組的市場售價出現下降趨勢,尤其是進入2009年,風電機組的市場售價迅速走低。到2009年底,國產風電機組的市場價格已從2008年初的6200元/千瓦左右,下降到5000元/千瓦以下。
目前,風機價格是按月遞減的,幾乎每個招投標項目都會創出新紀錄。在2008年6200元/千瓦高點時,今天的價格是根本無法想象的。
業內有人擔心過低的價格會有損風機質量,這其實大可不必憂慮,企業的報價自然是綜合了成本、項目、競爭對手的情況后考慮的,賠本的買賣沒人愿意干,報價屢創新低,只能說明風電機組的成本逐漸透明化。
低報價有依據 并未影響利潤
金風科技公共事務總監姚雨對《中國能源報》記者說:“金風的1.5兆瓦風電機組的報價最低,我們在開標之前也不知道。金風科技沒有打價格戰,這個報價是有依據的,我們要對公司股東有交待,保證風電場客戶的要求以及保證公司的盈利。我們不追求價格最低,追求的是風機最優性價比?!?nbsp;
從金風科技的財務數據可以看出,雖然風電機組價格逐月下降,其利潤增長卻并未停止。2010年第三季報顯示:金風科技實現營業收入45.88億元,同比增長56.86%;凈利潤則達到7.59億元,同比增長56.55%。不僅第三季度表現良好,今年1至9月,金風科技共實現營業收入108.93億元,同比增長61.78%;實現凈利潤15.32億元,同比增長49.72%;前三季度每股收益為0.6839元/股,同比上漲49.72%。
可見,風機價格即使降到了3000多元/千瓦,設備制造企業仍然是有利可圖的。這也從另一方面說明,前幾年風機設備行業的利潤水平是比較高的,這從風電設備企業員工的平均工資也不難得出結論,只不過現在由于比較充分的市場競爭,風機的成本和利潤水平逐漸明朗化,結束了高利潤時代。
仍有不小的降價空間 利于風電長遠發展
姚雨對記者說:“1.5兆瓦風機是很成熟的產品,金風已銷售了2000多臺,規模化、批量化、標準化的生產使得成本下降的幅度較大。”
標準化的威力是非常強大的,它不只是保證產品質量,更重要的是降低產品成本。這就像買家具,對于同一個廠商,如果買他們的標準產品,價格比較低,如果根據自己的需要改變家具的尺寸和結構,即使用料減少了,也往往會增加支出。法國的核電機組為什么比英國的煤電機組價格還便宜?就是因為全法國生產的核電機組執行統一的標準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