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運營商挑戰和機遇:發展物聯網產業,傳感網技術得先行

時間:2010-10-09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就中國而言,三大通信運營商現有的M2M產品尚不成熟,僅提供3G和GRPS遠程監控、遠程控制等領域的具體的產品,而產品缺乏體系化和系統化,且大部分僅具有感應和傳輸功能,并不具備物聯網智能化處理的要求。

      物聯網生態系統復雜,物聯網服務開始出現,但是誰能把物聯網整體能力提供給客戶呢?
  運營商作為通信網絡的建設和運營者,在物聯網的建設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可以盡早整合產業鏈資源,從而推動物聯網產品的成熟普及。同時規范傳輸網絡協議,從而推動IPv6協議普及。此外,還可從構建云計算的中央處理單元入手,與產業鏈各方共同努力推動物聯網的成熟。
  就中國而言,三大通信運營商現有的M2M產品尚不成熟,僅提供3G和GRPS遠程監控、遠程控制等領域的具體的產品,而產品缺乏體系化和系統化,且大部分僅具有感應和傳輸功能,并不具備物聯網智能化處理的要求。
  其次,互聯網、通信網和廣電網已經構成了物聯網的骨干傳輸網絡,但與互聯網通行TCP/IP協議不同,物聯網現有的RFID射頻技術、短距離無線傳輸技術尚無統一標準。同時存在現有的IPv4協議的地址容量受限的問題。
  此外,需要提升中央處理能力。物聯網智能化處理需要通過不同功能的M2M系統之間的信息鏈路共享,由中央處理單元協同各系統共同運作,將智能感應融入到整個社會的運轉之中。中央處理單元應建立在分布式云計算基礎上,以提供高速計算能力和容災備份功能,保障整個物聯網絡的正常運轉。
  經埃森哲分析研究發現,網絡運營商、公用事業公司和制造商/零售商能夠較好地利用現有潛在能力,管理一個傳感器/通信網絡。其中,網絡運營商在銷售和物聯網解決方案管理方面具有對現有能力再利用的強大競爭優勢。其擁有現有服務導向的CRM能力和顧客所有制,即面向大顧客群、鎖定顧客關系方面是其他公司所不可匹敵的。同時它們主導市場的潛力以及設立行業標準的機會遠大于其他行業,并可以此影響物聯網未來的發展。此外,它們在提供物聯網服務時可以依賴它們強勢的品牌認知,為跨行業的物聯網服務已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它們可以提供信息集中型服務,將從一個或多個設置或來源搜集而來的信息進行闡釋/整合,例如:遠程智能傳感器測試,戶外動態數字廣告,綠色計量,等等。
  面對物聯網這一智能化的未來畫卷,具有先天優勢的運營商的物聯網應用市場機遇數不勝數。就面對企業客戶的市場而言,包括:
  補貼通道:為M2M服務產品定制獨特的定價,并提供漫游津貼;
    M2M管理服務產品:為公用事業公司、汽車制造商、醫療保健機構以及包括客戶服務與計費服務的車隊管理提供完整的M2M能力;
  M2M管理和安全網關及其他改進:為M2M設備提供支持,諸如全新的HLR、統一目錄和認證;
  M2M服務產品提供商的合作關系:實現批發或“白標”的機會等等;
  而面對個人和家庭的消費品市場而言,包括:
  拓展傳統無線設備的組合:將手機到具有無線寬帶功能的電腦、照相機、電子書以及游戲機;
  與零售商簽訂合同:增加無線寬帶設備的品種,推動無線訂閱;
  與PC及其他OEM廠商合作:締造全新的運營商品牌產品等等。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