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節攀升的汽車產銷量將中國推向世界汽車制造業大國的巔峰,但市場繁榮的背后卻難掩國內汽車產業自身實力羸弱的真相。中國汽車市場儼然已成為全球汽車業的一片樂土,如果現在哪家跨國汽車企業沒有把中國市場放在頭等重要的位置,恐怕才是罕見的新聞。
當眾多車企在去年全球車市的一片哀鴻中發現了中國這個1365萬輛的巨大市場時,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包括豐田、大眾、通用、日產、本田、現代-起亞在內的全球汽車巨頭們紛紛轉舵駛向中國,這一年,主流跨國車企在華銷量都取得了20%以上的增長。隨著銷量的猛增,中國市場迅速成為跨國巨頭們利潤的主要來源地。
2010年一季度,德國大眾汽車集團獲得稅前利潤7.03億歐元,其中2.86億歐元來自中國市場,是去年同期的3倍。而近3億歐元的利潤已經占到大眾集團全部稅前利潤的40%。
為了賺取更大利潤,大眾汽車決定在華繼續追加投資16億歐元。至此,未來3年,大眾投入到中國市場的資金將達到60億歐元。世界汽車產量第一的豐田汽車,2008財年虧損44億美元,但據媒體報道,豐田在中國的兩家合資公司一汽豐田和廣汽豐田2008年的利潤在10億美元左右。本田汽車2009財年凈利潤為31.8億美元,其中在中國的凈利潤便達到28.6億美元之多。為了在中國攫取更多的高額利潤,越來越多的跨國車企巨頭把亞太區總部設在中國。國家行政學院決策咨詢部研究員王小廣分析認為,中國汽車市場格局是國際資本以40%的資本,占據50%的份額,攫取70%的利潤。
市場容量的迅速擴張是利潤最穩定的來源,業內人士普遍預測,今年中國車市將延續去年的發展態勢,持續強勁增長,全年產銷量將有望突破1700萬輛。市場進一步膨脹的結果便是,更多的利潤被國外巨頭們揣進口袋。但是,高速增長的市場背后,卻是中國汽車工業仍未掌握全球汽車先進技術的窘境。
早有業內專家對國內汽車產業“大而不強”感到擔憂,環球財經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向松祚(博客)早就發現,國外巨頭賺的是設計、新材料、新技術的錢,而中國目前主要承擔的卻是生產商的角色。
縱觀國內大大小小百余家整車生產企業的生存現狀,無一不是始終在汽車制造業產業鏈下端踱步徘徊,鮮有在自主品牌方面躋身國際一流隊伍的企業。
近日,國際汽車制造商組織(OICA)公布了2009年全球汽車產量統計數據。據統計,通過兼并中航汽車旗下的兩家微車企業昌河汽車和哈飛汽車,中國長安以142.58萬輛成為中國汽車企業中產量最高的汽車集團,位居全球汽車企業排名第13位。
北汽集團、東風汽車、一汽集團、奇瑞、比亞迪以及上汽集團則分別排名世界車企的第18位、20位、21位、22位、24位及25位。幾乎被絕大多數主流國外汽車集團甩在身后。在中國國內對于汽車企業產銷量的統計中,一直是以汽車企業集團下包括的合資品牌和自主品牌在內的所有汽車產銷量為依據,但這種排名掩蓋了自主品牌發展的真實情況。而從OICA的統計中可以清晰地了解中國汽車制造業在全球同行業中的競爭地位。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付于武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坦言,就中國而言,無論是傳統汽車還是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方面,跟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
“包括在整車技術方面,自動變速箱就是空白,在汽車電子技術方面,我們跟國際先進水平的距離越拉越大,還有在汽車輕量化技術方面的空白等等,總之在汽車制造核心技術方面,我國跟國際上存在不小的差距。”付于武如是說。
中國汽車消費為外資帶去70%利潤
時間:2010-09-28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市場容量的迅速擴張是利潤最穩定的來源,業內人士普遍預測,今年中國車市將延續去年的發展態勢,持續強勁增長,全年產銷量將有望突破1700萬輛。市場進一步膨脹的結果便是,更多的利潤被國外巨頭們揣進口袋。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中國AI芯片和DeepSeek成馬來西亞主權AI項目核心助力
中國AI芯片和DeepSeek成馬來西亞主權AI項目核心助力
關鍵詞:2025-05-22英特爾發布全新AI推理GPU芯片再戰英偉達
英特爾發布全新AI推理GPU芯片再戰英偉達
關鍵詞:2025-05-22黃仁勛:摩爾定律已經結束!未來只有天空能限制AI產業發展
5月21日消息,在回答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是否看到AI芯片與產業發展會受到限制”的問題是,NVIDIA CEO黃仁勛表示,摩爾定律已經結束,未來只有天空...
關鍵詞:2025-05-22全球首款基于神經形態的RISC-V邊緣AI芯片發布
5月22日消息,荷蘭芯片廠商 Innatera 近日正式發布了第一款使用基于神經形態架構的商用RISC-V微控制器Pulsar ,主要用于AI傳感器應用。
關鍵詞:2025-05-22行業競爭加劇,汽車芯片卷向算力?
在政策框架逐步健全、技術體系持續迭代、消費端智能化訴求升級等多重驅動力作用下,國內外汽車芯片廠商也悄然間展開了一場算力軍備賽。
關鍵詞:2025-05-22集體漲停,固態電池又有重大突破
5月21日,國軒高科、領湃科技、金龍羽等漲停,上海洗霸、南都電源、當升科技、寧德時代等跟漲。
關鍵詞:2025-05-22馬斯克:愿意開放特斯拉FSD給其他車企使用
5月22日消息,日前,特斯拉CEO馬斯克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目前已經有好幾家大型汽車制造商與特斯拉洽談關于授權自動駕駛技術的事宜。
關鍵詞:2025-05-22皮爾磁:工業安全新“勢力”——安全雷達系統
安全雷達系統是皮爾磁PILZ推出的滿足復雜環境下人員和設備安全防護需求的創新產品,它最大的特點在于其對惡劣環境的適應能力。
關鍵詞:2025-05-22皮爾磁:企業面對工業信息安全該如何行動?
“工業信息安全?這與我們無關!”——許多機械制造商和運營商在被問到信息安全時,仍然會這樣回答。
關鍵詞:2025-05-22匠心智造比肩日系丨雷賽精益化產線再上新高度
在工業4.0的浪潮中,當您的生產線面臨良率波動、訂單交付延期、人力成本攀升三重壓力時,是否渴望找到破局之道?雷賽智能全自動化生產基地用3000...
關鍵詞:2025-05-22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