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中俄原油管道工程全線竣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共同見證這一歷史時刻。
當日中午,竣工儀式在人民大會堂主會場和中、俄兩個分會場同時舉行。俄東方石油管道公司總經理布羅尼科夫首先在俄境內加林達計量交接站,通過電子顯示屏向梅德韋杰夫報告:在實施中俄政府間協議框架下,俄羅斯管道輸油公司全部完成了中俄原油管道俄境內段的建設,充填了原油并完成了整體測試,現在原油管道俄境內段已做好全線投運準備。
中國石油管道建設項目經理部總經理吳宏在大慶林源站向胡錦濤報告:中俄原油管道中國境內段主體工程最后一道焊口焊接完畢,請您下達全線竣工指令。
兩國元首同時啟動按鈕,祝賀中俄原油管道工程竣工。
胡錦濤代表中國政府和人民,對中俄原油管道全線竣工表示熱烈祝賀,向奮戰在一線的中俄兩國工程建設者表示衷心感謝。他說,中俄原油管道工程的順利建成,是中俄兩國互利合作雙贏的典范,是兩國能源合作新的里程碑。他希望兩國有關方面繼續努力,再接再厲,爭創新業績,為推動中俄戰略協作伙伴關系進一步發展做出新貢獻。
梅德韋杰夫說,管道的竣工是俄中兩國關系中的一件大事。這條原油管道將會更好更緊密地連接兩國,并有助于解決很多經濟和社會發展方面的問題。這條管道是面向未來的工程,是互利雙贏的工程,將進一步強化俄中戰略協作伙伴關系。他衷心感謝為管道建設付出大量心血的俄管道公司和中國石油集團所有工程人員。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總經理蔣潔敏在人民大會堂主會場主持竣工儀式。他說,中俄原油管道,連接著中俄兩國人民的深情厚誼,承載著實現兩國經濟合作發展的光榮使命。他表示,中國石油將與俄方伙伴一道,為兩國能源合作再做新貢獻。
中俄原油管道起自俄羅斯斯科沃羅季諾分輸站,止于中國大慶,全長近1000公里,其中俄境內管道長約65.5公里,穿越兩國界河黑龍江的管道長1.1公里,穿越出土點至漠河首站管道長7.4公里。中國漠河至大慶末站原油管道長925公里,管道設計輸量年1500萬噸。
2009年4月21日,中俄兩國政府授權中國石油和俄管道公司建設中俄原油管道。4月、5月,俄中兩國境內段分別開始施工。2010年8月25日,黑龍江穿越工程與兩國陸上段管道成功連接。當月29日,俄羅斯總理親手開啟中俄原油管道進油閥門。
工程開始建設后,俄方組織了實力雄厚的施工隊伍,戰勝冰雪嚴寒,管道穿越西伯利亞森林順利到達黑龍江畔。中俄雙方共同承建的黑龍江穿越工程,不到12個月就圓滿完成。面對極其復雜的地層巖性,建設者克服重重困難,成功完成穿越工程。管道回拖創造性地采用光固化套這一特種管外保護技術,確保了穿越管道使用壽命在50年以上。漠河到大慶段是中國第一條通過永久凍土區的原油管道,地質條件復雜。施工單位創造了“多年凍土地區管道施工”、“林區濕地施工”和“永凍土沼澤地段施工”等多套全新工法。管道建設者自覺減少作業帶,多保留下8210畝原始森林。
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國務委員戴秉國,外交部部長楊潔篪,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高虎城,駐俄大使李輝,科技部副部長曹健林等出席竣工儀式。
俄羅斯副總理茹科夫、謝欽,總統助理馬爾科夫,經濟發展部長納比烏林娜,能源部長什馬特科,總統駐遠東聯邦全權代表伊沙耶夫,國家杜馬議員、俄羅斯共產黨主席久加諾夫,以及俄聯邦政府有關部門、地方政府負責人,俄中友好、和平與發展委員會俄方代表,魯克石油公司、新技術研發及商業化基金會、魯克海外公司、俄天然氣工業公司、俄石油運輸公司和俄石油公司等企業的負責人出席竣工儀式。
中國石油集團副總經理周吉平、廖永遠、汪東進,總經理助理李潤生,副總經濟師王立華出席竣工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