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技術前沿 > 資訊詳情

各地行政區劃調整頻發 打造發展新空間

時間:2010-08-06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7月1日,國務院正式批復北京市調整首都功能核心區行政區劃的請示,同意撤銷東城區、崇文區,設立新的東城區;撤銷西城區、宣武區,設立新的西城區。

      各地行政區劃調整頻發

  7月1日,國務院正式批復北京市調整首都功能核心區行政區劃的請示,同意撤銷東城區、崇文區,設立新的東城區;撤銷西城區、宣武區,設立新的西城區。即“四合二”。

  北京的“四合二”是去年以來,中國多個城市陸續進行行政區劃調整的一個縮影。

  2009年4月,國務院批復同意將上海市原南匯區行政區域劃入浦東新區。11月,天津市宣布撤銷塘沽區、漢沽區、大港區,設立濱海新區,以原3個區的行政區域為濱海新區的行政區域,濱海新區管理體制改革啟動。

  今年2月末,遼寧省沈陽市宣布局部調整行政區劃,將東陵區、渾南新區、航高基地合署辦公,形成建設大渾南的新格局。

  5月底,深圳經濟特區宣布擴容,并于7月1日正式實施——從羅湖、福田、南山、鹽田四區擴大到全市,將寶安、龍崗納入特區范圍。

  6月18日,第三個國家級新區——重慶“兩江新區”揭牌。新區包括江北區、渝北區、北碚區3個行政區部分區域和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開發區和兩路寸灘內陸保稅港區。

  6月20日,中共福建省委書記孫春蘭在海峽論壇大會上宣布,國務院已批準廈門經濟特區擴大到全市。

 

  優化配置均衡發展

  分析認為,以上幾大城市行政區劃調整,形式不同,但目標一致。歸根結底是為減少區域發展瓶頸,促進全面、均衡發展。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焦洪昌指出,很多行政區劃的調整都是跟經濟發展關聯的,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就要突破傳統行政區劃的界限,必然要引起行政區劃的變化。

  行政區劃調整,利于優化資源配置,加速區域均衡。

  以北京為例。長時間以來,“南窮北富”。2009年,靠南的崇文區區級財政收入僅為20.6億元,宣武區為46.7億元;同期,靠北的東城區財政收入為71億元,西城區更是高達152.17億元。前兩者區級財政收入僅為后兩者的30%左右。

  目前,面積僅16.46平方公里的崇文區和19.04平方公里的宣武區,已近開發極限,經濟發展難度加大。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認為:北京市核心區的合并,將使各種要素能在新東城和新西城兩個相對較大的區域內流動,以便合理地配置資源。

  再看深圳。同樣發展失衡,“寧要‘關內’一張床,不要‘關外’一套房”。從單位平方公里GDP產出看,“關內”是“關外”的3.5倍。從產業來看,特區內產業結構以服務業為主,而龍崗和寶安則長期被定位為工業區。分析認為,特區內外一體化啟動之后,龍崗和寶安的產業升級迫切性加強,產業結構調整上將有所調整。

  行政區劃調整,利于破解“一市兩法”困境


      特區內外執法標準不統一問題,長期困擾特區發展。以深圳為例,“關內”法規規定:1999年3月5日之后的違規建筑,依法從重進行查處。而此法規在“關外”失效,寶安、龍崗大量違規建筑較難有效查處。再看廈門,廈門島內外工傷事故補償標準不同,物業管理公維金繳交者不一致,臺灣同胞投資保障條例僅島內有效,從而易使政令不一,居民和投資者無所適從。

  特區擴容,對深、廈兩市最直接的好處,即為特區法規適用范圍擴大到全市,困擾立法機關和執法部門的問題將迎刃而解。

 

  推動新一輪發展

  或合并或擴容或新組,對于各城市或各區域來說,不僅是面積的擴大,更是區位價值的提升,利于推動新一輪發展。如,上海市原南匯區劃入浦東新區后,浦東新區面積、人口、生產總值擴大,更重要的是,其承載的國家戰略和整體功能顯著提升。

  深圳經濟特區正式擴容后,從327.5平方公里擴大至1991平方公里,面積增5倍,發展空間大為拓展,這也意味著深圳進入了“大特區”時代,特區一體化進程駛入快車道。廣東省省長黃華華表示,深圳經濟特區范圍擴大到全市,必將推動深圳新一輪的跨越式發展。

  廈門經濟特區從島內130多平方公里延伸到島內外1500多平方公里,面積增10倍余,并實現行政區劃、經濟特區、臺商投資區“三區合一”。專家認為,此為廈門又一重大歷史機遇,利于廈門更好地發揮海峽西岸重要中心城市作用。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