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六月全球銷量下降 汽車復蘇勢頭減緩

時間:2010-07-12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通用汽車公司仍然堅持其早期的預測,2010年美國整個行業的銷售將在1130萬輛至1180萬輛之間,在去年1040萬輛的低水平基礎上有所提高。

      據海外媒體報道從美國到中國的各個市場,汽車業在今年上半年出現的全球復蘇正逐漸失去勢頭,汽車業復蘇速度減緩。汽車市場復蘇勢頭的減弱,可能為汽車業帶來更多困難——2009年,汽車業獲得了數百億美元的緊急貸款和報廢補貼。在美國,汽車零售情況已從去年的低點復蘇,但在過去兩個月有所放緩。

  6月份美國令人失望的汽車銷售,已迫使一些廠商和經銷商下調了今年下半年的預期。然而由于去年大多數制造商靠著削減規模求得生存,今年又遲遲沒有擴產和增加庫存,今年即便是在低產量的情況下估計依然能夠有所盈利。索尼克汽車經銷商集團執行副總裁杰夫-戴克甚至表示,已經做好了今年行業的銷售低于1000萬輛的準備。“我們過去也遭遇過類似的情況,而形勢估計不會比那更糟糕,”他說,“如果我們要面對一切重新來過,我們將會有準備得多。”馬自達汽車公司的高級管理行政人員托馬斯-皮克斯頓表示,公司對全球范圍內很多市場表示擔憂,對全球行業復蘇的力度也表示出質疑。“是兩位數的降幅還是緩慢的復蘇,這是我們很難預測的。”托馬斯-皮克斯頓在東京接受采訪時表示。

  美國輕型汽車銷量6月在行業不景氣的去年同期的基礎上上漲了僅14%。更令人不安的是:經季節性調整后按年率計算,6月在5月1180萬輛的基礎上環比下降到1110萬輛,在經濟形勢不見起色,負面消息接踵而至的背景之下,汽車銷售一路下滑至月末。JDPower公司預測部門主管杰夫-舒斯特表示,股市波動和悲觀的經濟報告造成消費者信心不振,“在目前環境下,消費者顯然傾向于選擇靜待重新復蘇的跡象。”在主要的汽車制造商之中,克萊斯勒集團成為6月銷量領頭羊,與去年受破產陰影困擾相比,同比增加了35%。

  美國本田的增長低于行業水平,僅有6%,豐田汽車美國銷售增長7%,福特汽車公司獲得了13%的增長。另外,相關數據表明通用汽車公司在中國銷售已經超過其在美國的銷售。美國福特公司高級經濟學家艾米麗-科林斯基-莫里斯呼吁汽車制造商們多一點耐心,她表示在大多數的情況下,復蘇都需要有12個月的過渡期。“在這樣的不明朗期,對于銷售數據的分析和檢測非常重要,一個季度的指標就可以說明復蘇的方向。”在通用汽車全球產品規劃副總裁史蒂卡萊爾表示,從由刺激手段帶動的需求到由消費需求驅動的增長的道路將是不平坦的。“我們預計道路一些波動,”通用汽車6月的銷售上升了11%。皮克斯頓表示,馬自達預計全球復蘇將趨于溫和,并伴隨著跌宕起伏。“我們不會過于樂觀,我們希望在這樣的溫和復蘇態勢之中確保我們的業務盈利,如果它比預期更好,那么這對于整個行業來說當然也意味著形勢更為樂觀。”

  通用汽車公司的高級經濟學家蘇英姿表示,“巨大的被壓抑的需求”將會逐步克服消費者對就業、住房和收入的謹慎態度。通用汽車公司仍然堅持其早期的預測,2010年美國整個行業的銷售將在1130萬輛至1180萬輛之間,在去年1040萬輛的低水平基礎上有所提高。

  她說“我們相信,經濟形勢在今年年底之前就會有所改善。”與此同時,歐洲已經做好了下半年銷售下降的準備。據英國《金融時報》消息,去年推出的“以舊換新”激勵措施到期結束,對歐洲的汽車銷售造成了很大的影響,而分析師們表示,多個國家最近出臺的緊縮計劃,還將造成進一步影響。2009年政府的出臺的刺激政策現在已經過期,但對蓬勃發展的中國市場的出口將有助于緩解歐洲的奢華汽車制造商的困境,

  即使在中國這個全球汽車業的新增長引擎,銷售增長也正逐月放緩,經銷商紛紛報告銷售更困難了。在歐洲,汽車制造商曾預見到市場會放緩,主要原因是去年曾人為促進了汽車銷售的“以舊換新“計劃告終。

  汽車制造商正在德國及其它國家進行降價促銷,但這很可能會損害其利潤率。在加拿大,通用汽車)和福特汽車)均推出了慷慨的7-8月份“員工折扣價”促銷活動。

  巴克萊資本(Barclays Capital)分析師布賴恩-約翰遜(Brian Johnson)估計,6月份美國汽車零售市場的年化銷量縮至850萬輛,較之前三個月均超過900萬輛的銷量有所下降。增長放緩對通用汽車打擊尤為嚴重-——該公司正計劃吸引投資者參與今年的公開發股。盡管分析師們預計,新興市場會促進今年全球汽車業總體銷售,但中國等關鍵市場仍存在減速的風險。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