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二大,亞洲第一大IT盛會——臺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于6月1日-5日舉行。今年恰逢臺北電腦展30周年,參展商規模較去年成長6%以上,預計成交額將突破200億美金紀錄。最吸引眼球的是諸多革命性新技術和新產品將首次與世人見面。
不知道此次展會電源方面給讀者們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眼見著80Plus金牌如雨后春筍一般冒出來,大家會怎么想。筆者想到了四個字:“效率大戰”
海盜船AX1200
海盜船AX1200應該算是此次效率大戰的勝者,20%負載以上90%的最低效率讓所有80Plus產品十分汗顏。80Plus算什么,我們有90Plus。90Plus以后呢?80%的效率和90%的效率之間對于一臺民用PC究竟能省多少電?
順便說一句,某些大牌臺廠和小牌臺廠的金牌電源一味追求效率導致電壓穩定性和紋波不如過去的銀牌銅牌產品已經不是新鮮事了,高效率為了什么?
其實效率大戰也讓我聯想到服務器用電源取消掉3.3V和-12V的事情,將直流降壓模塊直接做在主板上即可。只要去掉這兩樣,相信90Plus不是難題,效率進一步提升了,不過這種使用成本遠遠高于采購成本的東西對于本身價格并不敏感,桌面級呢?
都反省下吧……
然后筆者想說說被動散熱電源,或者說風道式電源,主角當然是海韻的X-460 Fanless。
海韻 X-460 Fanless
X-460 Fanless并沒有采用傳統被動式散熱電源的超大面積散熱片以及奇形怪狀的外殼,海韻是怎么做的?五方向網孔,就是這么簡單。
不知道大家看到這款電源會想到什么,筆者想到的是Apple Mac Pro與臺達的DPS-980BB(Apple Mac Pro專用電源),DPS-980BB采用的也是被動式散熱,采用的也是大量網孔設計,這款電源的散熱系統與機箱風道牢牢的結合到一起,輕易做到了極小體積,極高功率密度以及極靜音。
Mac Pro是一款不惜成本的產品,海韻電源也是高端中的高端,將X-460 Fanless與整機的平行風道結合,會不會給電源散熱帶來一個新的春天。
順便提一句,X-460 Fanless的全模塊接口占據了太大的平行進風空間,如果不依靠上置散熱孔進風,其散熱效率還是值得商榷的。
最后想談談國產電源在此次展會上的表現。
航嘉 X7 1200
這里我們談三款電源,航嘉的X7 1200,鑫谷的Gpower 850,金河田的龍霸ELA1500,額定功率分別為1200W、750W、1500W,通過了80Plus金牌、金牌、銀牌認證。
國產電源就此走向高端舞臺國際舞臺了嗎?我想這是肯定的,不過筆者還是要說,這里邊臺系廠商的貢獻必不可少。航嘉X7 1200是航嘉磨煉多年的成果,鑫谷的Gpower 850來自僑威的DSG750,金河田的龍霸ELA1500則來自益衡的EPS0800,后兩款我們還是要倚靠臺資廠的技術實力才得以生產出來。
不過起碼我們可以看到,大陸企業和臺灣企業又進了一步,本是一家人,早該如此不是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