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漏油事故給美國油氣開發蒙上陰影

時間:2010-05-1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近日,英國石油公司(BP)在墨西哥灣租用的一個鉆井平臺,瞬間發生爆炸,大量原油頃刻間侵入了墨西哥灣。

      近日,英國石油公司(BP)在墨西哥灣租用的一個鉆井平臺,瞬間發生爆炸,大量原油頃刻間侵入了墨西哥灣。盡管美國政府、BP及鉆井出租方??瑞士越洋鉆探公司正在采取各類方式試圖盡快阻止原油的肆意蔓延,但原油污染仍未得到全面的控制。

      現在,爆裂的管道每天都有95萬升的原油噴向墨西哥灣,油污面積仍在以每天增加兩倍的速度擴大,鄰近的4個州已經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大批海洋生物死亡。據最新衛星圖片顯示,墨西哥灣油污面積已達9971平方公里,且仍在不斷擴大。強風巨浪為控制油污增加了難度。專家警告,如果情況繼續失控,墨西哥灣海水將把油污帶向大西洋,演變成史上最嚴重的生態災難。美國政府2日宣布在此地區禁漁10天。

     美國總統奧巴馬5月2日緊急前往路易斯安那州,稱政府將“不懈努力”處理這場災難,并指責英國石油公司必須為此付出代價。至今為止,美國法院最少已接到關于英國石油公司的26宗訴訟,也就是說,這家公司正面臨高達30億美元罰款和高達120億美元清理費用。英國石油公司3日承諾支付全部的清理費用和“必要的、合理的經濟賠償”。

      美國學者指出,目前看到的漏油情況可能只反映問題的一半,在水面以下的問題幾乎無法追蹤估計。早前專家預測,最壞情況或許會每天漏油5萬桶(即795萬升,一桶等于159升)。更令人擔憂的是,突如其來的災害對當地生態、漁民、進出口的影響目前還無法準確估量。美國政府已將此次鉆井爆炸事件定義為“國家災難”。它也很有可能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海洋污染事件之一,其所造成的損失或將近百億美元。

      今年是美國中期選舉年,也是一個政治敏感期。據報道,福克斯新聞3日稱,墨西哥灣漏油災難是奧巴馬的“卡特里娜”,并批評奧巴馬在事件發生一周后才采取措施。奧巴馬競選總統期間,曾批評前任總統在新奧爾良市遭到卡特里娜颶風災難期間未能及時、有效應對,并允諾如自己獲選,將在類似災難處理中顯現不一樣的姿態。此外,事故發生前不久,奧巴馬剛剛宣布美國將部分開放沿海石油開采。事故的發生再次引起爭論,一些環境保護組織強烈要求美國政府暫停沿海石油開采。白宮已經明確表示,在事故原因未調查清楚之前,不再發放新的沿海石油開采許可。

      美國是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費國,也是世界第一大石油進口國。據統計,2007年美國日均石油消費2069.7萬桶,日均進口石油1221萬桶。減少石油進口、確保能源安全,一直是美國多數人贊成的能源政策。

      海洋是美國的儲油倉庫。墨西哥灣現在每天生產170萬桶原油,占美國國內生產原油的30%。上世紀80年代以來,墨西哥灣成為世界石油工業最新裝備和復雜技術的試驗場,世界各大石油公司就誰家鉆得更深、平臺更大、產量更高進行著激烈競爭。由于使用全球定位系統和無人水下設備等先進技術,一些石油公司的浮動打井機可深入水下3000多米進行鉆探,并可以在休斯敦進行遠程實時遙控操作。

      盡管近海富含油氣資源,美國卻長期禁止開采,其中環保是重要原因。美國此前發生過兩次特大原油污染海洋事件。

      1969年,加利福尼亞州南部海岸發生10萬余桶原油泄漏事故,導致沿岸60余公里遭到嚴重污染。1989年,美國埃克森石油公司郵輪在阿拉斯加海域發生泄漏,當時共有25.7萬桶原油流入威廉王子灣,影響該區生態長達20年,部分海洋生物至今仍未復見。翌年,時任總統的老布什簽署行政令,進一步擴大禁采區域,并將禁令有效期延長至2002年。1998年,時任總統克林頓又將禁令有效期延長至2012年。

     輿論普遍認為,按現在的態勢,墨西哥灣漏油事故的嚴重性將遠超過上述兩次,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原油污染海洋災難。環保人士指出,這次油污沖向路州海岸,預計全美國逾40%濕地將需數十年才能恢復。美國海岸警衛隊和英國石油公司通過“燒油”和投放化學制劑分解等方法清除海面浮油收效甚微。環保組織擔心,原油泄漏可能影響墨西哥灣地區數目眾多的鳥類、珊瑚和哺乳動物等。

      另外,污染會對經濟造成影響。美國漁業部門擔心,海洋生物會因污染大面積死亡,消費者也不會購買產自受污染水域的海產品。旅游部門則擔心,旅游者不會光顧受到污染的海灘。

      漏油事故也引發了一個最大疑問:美國政府是否將取消近海油氣開采禁令?英國石油公司首席執行官托尼?海沃德認為,墨西哥灣原油泄漏事故可能會沖擊在美國近海新增鉆探區的計劃。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