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納米傳感器可對地震中易倒塌建筑物發出警報

時間:2010-04-29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納米傳感器可為地震提供警報!科學家們說納米傳感器可能成為監測建筑物安全性的一個低成本選項。

      科學家提出,可以把廉價的納米傳感器嵌入到建筑物中,從而對那些讓它們對地震更脆弱的缺陷發出早期預警。


      科學家向混凝土塊和梁嵌入了兩種類型的納米傳感器——微機電系統(MEMS)和碳納米管傳感器——然后他們在不同的環境與載荷條件下測試了它們。


      MEMS器件監測內部溫濕度,而納米管探測混凝土內部形成的裂紋。來自這些傳感器的數據然后無線傳輸到了與筆記本電腦連接的接收器上。


      來自美國大學和突尼斯國立應用科學研究所的科學家發現,他們可以追蹤混凝土內部結冰和溶化的延伸效應。“這些傳感器可以幫助發展中國家讓橋梁、水利系統和道路保持良好的形狀,”該研究的第一作者、美國北達科達州立大學的Mohamed Saafi說。該研究發表在了《國際材料與結構完整性雜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terials and Structural Integrity) 上。“與光纖、聲發射傳感器或傳統的檢測手段相比,這些傳感器的成本非常低。”


      他估計,在這些傳感器的開發經過了可行性階段之后,它們的成本是5-10美元。“建筑行業的問題之一是,一旦結構建設完成,就幾乎沒有評估建筑完整性的方法。”一位著名的地震學家評論說。“試圖獲得最大利潤的承包商和建筑者可能把不良的混凝土框架藏在一層塑料或油漆后面。”“有能力監測建筑完整性、材料強度以及對風和振動載荷的響應的嵌入式傳感器可能用于提醒承包商,可以現場檢查他們的建筑方法。”


      他還說:“納米傳感器的成本相對于建筑成本微不足道。”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電子與計算機工程教授Dean Neikirk在過去的10年中一直在研究納米傳感器,他說:“我認為發展中國家的重要問題是原始建筑應該符合建筑法規的標準,關鍵是包括結構中使用的原始混凝土的質量,而不是擔心監測結構完成之后的損傷的附加成本。”


      他還說:“經過了正確的設計和施工后,許多混凝土結構確實很難破壞,而且當破壞發生的時候,你也不需要納米傳感器去觀察它。”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