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破解垃圾發電中國困局 不能再先污染后治理

時間:2010-04-19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中國一些發達城市甚至已經或將要出現垃圾無處可填的窘境,建造垃圾焚燒發電廠實屬無奈之舉。

      廣州番禺、北京六里屯、江蘇吳江、武漢盤龍湖……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所到之處,都備受爭議,甚至出現了地方政府與民眾因此而對立的情況。這些風波背后,是城市化發展過程中“垃圾圍城”困局的體現,中國一些發達城市甚至已經或將要出現垃圾無處可填的窘境,建造垃圾焚燒發電廠實屬無奈之舉。

 

  常見的生活垃圾處理方式主要有三種:衛生填埋、堆肥、焚燒發電。前兩種因為占地多,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正在逐漸減少使用;而焚燒發電占地少、減容明顯,還能貢獻熱力、電力,受到越來越多的青睞。

  但是二次污染始終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這對人的健康產生直接的影響。在一個逐漸接納了“以人為本”思想的社會,周邊居民對生存環境惡化的憂慮,對生存權、健康權的捍衛行動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已經建成的廣州李坑垃圾焚燒發電廠,采用歐洲先進技術,但在媒體和居民輪番去現場調查時發現:那里一開爐,周圍幾公里都散發臭氣,地下水已經被污染。根據附近居民的反映,垃圾發電廠開爐后,包括癌癥在內的各種疾病發病率上升。這些狀況與在歐洲、日本的人與電廠和諧相處的狀況迥異。為什么會造成如此后果呢?

  中國的大中城市并沒有建立起完善的垃圾回收和分類處理系統,日本70%的一般垃圾都會被回收利用,中國所有的垃圾只是進行極為簡單的分類后,就直接填埋或送往焚燒電廠,許多廢氣正是由于垃圾中未完全分離的塑料類制品燃燒產生的。在一個基本垃圾分類體系都還沒有建立的時候,為了消滅垃圾而制造更危險的污染屬于本末倒置。

  中國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解決一個問題,衍生多個問題的老路。而應該系統地看待垃圾這個問題,不能只顧焚燒項目,減少垃圾容量,不顧中間的回收和分類處理環節。否則即使項目引進了,也只能是“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淮北則為枳”。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