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午,家住太原金圣甲第小區16層的一戶業主再次看著女兒走樓梯,該業主說:“在這里乘坐電梯很危險。”不僅如此,部分業主由于不敢坐電梯而搬離了在這里的新家。電梯為何故障頻發呢?業主解釋說,由于原本設計為22層的樓,開發商建成了29層,但是,電梯的設計并沒有相應改變。
為此,業主要求更換電梯,但開發商與電梯廠家均表示不可行。3月中旬,央視《焦點訪談》曾到小區采訪了此事,并且在業主與開發商之間進行了協調。
目前,廠家承諾更換電梯配件,如果再次出現問題可退貨,但業主并不滿意這樣的結果。“應該如何繼續維權,我們非常迷惘。”維權小組成員告訴《山西青年報》記者。
電梯“迫使”業主搬離
金圣甲第小區業主入住至今一年多的時間里,電梯困人、滑落的故障卻時常發生,有時一天會發生多次。在物業的一份電梯故障登記表中,記錄著從2009年3月份至今年3月份的電梯故障。在將近一年的時間里,記錄了178次電梯故障。電梯緊急停車困人、門鎖接觸不良、突然降落、不平層是常見的故障原因。
幾天前,B1棟16層的一位業主接女兒放學回家,當電梯運行到11層時,業主突然感到電梯一顫,之后,電梯里一片黑暗,“我能感覺到電梯在下滑。”年紀尚小的女兒緊緊抓著他的手,幾秒鐘后電梯停了,“此時,電梯顯示的樓層是B3。”業主介紹說,事實上,整棟樓的最底層是B2。業主趕緊按呼叫按鈕求救,“但是,呼叫按鈕根本沒響。”
驚險的事情并沒有結束,電梯再次自動上升到29層,然后再次下滑,“我女兒嚇的大哭,一直問我這是怎么了。”如此上下反復了3次,電梯才開始按正常的速度上行,業主趕緊帶著女兒下了電梯。“之后,我女兒再也不坐電梯了,每天上下學她都堅持走樓梯。”業主說。而這樣的事情,該業主自己都經歷過兩次了。
事實上,很多業主經歷了這樣的事情,甚至部分業主因為此事搬離了小區。住在16層的業主在和女兒經歷了這樣的電梯事故后,女兒堅持要求搬家,“我們全家都要搬走了。”
“如果電梯一直是這樣的情況,會有更多人搬走的,那么到時候,這個樓就成‘死樓’了。”
兩天使用3000次
金圣甲第小區共有A、B兩座樓,小區于2008年10月份交房,2009年,大部分業主才開始陸續裝修入住。而如此頻繁的電梯故障絕大多數發生在B座的4部電梯中。
山西省質監局曾查看過B座電梯的電腦記錄。“質監局工作人員表示,在正常情況下,電梯在一周時間達到3000次電腦記載,但是,小區電梯使用兩天,電腦記錄已經達到3000次。”業主介紹說。
如此頻繁的使用,業主解釋道,原先開發商與業主簽訂的購房合同中約定,B座兩單元高22層,約入住204戶,配置4部電梯,平均51戶使用一部,A座同樣是4部電梯,但由于A座戶型大,一梯兩戶,平均25戶使用一部電梯。此外,房子在建成之后,B座原定22層建為29層,增加的7層中,每一層11戶住戶,但是,電梯的數量并沒有增加。這樣算下來,平均71戶使用一部電梯,“B座電梯的工作量接近A座的3倍。”
此外,兩棟樓使用不同品牌的電梯,A座兩個單元使用的電梯牌子是江斯邁普,而B座兩個單元里電梯的牌子是富士力。
“小區里有一些公司,人員較多,更加增添了電梯的使用次數。”開發商華姓負責人也解釋了這樣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