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筆者了解,在拓展海外市場上,躍躍欲試的大型企業還遠不止冀東、河南同力兩家。近期握有大筆資金的安徽海螺水泥在不斷以并購擴張版圖的同時,該公司董事長郭文叁的話顯得擲地有聲:只要有符合條件發展的海螺都會考慮,包括海外市場!
此外,國際水泥巨頭企業同樣看得很長遠。中東第一大水泥生產商拉法基總裁樂峰就直言不諱表明,拉法基當前的戰略重點在“潛力巨大”的新興水泥市場,特別是中東地區。
據了解,受全球經濟危機影響,美國和西歐水泥需求大幅降低,但是,非洲、中東等新興市場水泥需求所受影響不大。近來,非洲大部分地區水泥需求遠遠大于供給,水泥價格普遍飆升。
實際上,自2006年4月13日,國家發改委等八部委聯合下達的《印發加快水泥工業結構調整的若干意見的通知》中,就把“水泥企業走出去,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作為水泥工業結構調整的意見之一,表明國家支持水泥企業到國際水泥市場占一席之地。
但“走出去”的口號喊了多年,可國內水泥企業的腳始終邁不出去。長期以來,國內水泥企業的一只腳只停留到把水泥產品銷出國門,把產品賣出去的表層。
“2010年水泥市場無憂,企業將重點落腳在探索新的利潤增長點”。中國水泥協會秘書長孔祥忠認為,隨著行業結構調整和區域市場建立的逐步到位,今后走出國門投資水泥項目已是必然趨勢。
在孔祥忠看來,在2009年,水泥企業廣泛參加國際同行之間的交流活動,實質就是為國內水泥企業國際化做好了鋪陳。
09年6月,中國水泥協會在四川都江堰召開了“中國水泥大企業領導人C12+3圓桌會議”,共同簽署了“中國水泥工業可持續發展宣言”;09年底中國建材、中材水泥、天瑞水泥3家大企業加入了世界水泥可持續發展倡議行動組織(簡稱CSI),而且中國水泥協會也成為了該組織的合作伙伴。
這表示,在國際水泥組織中有了我們中國水泥企業的聲音。中國水泥協會秘書長孔祥忠說道:“這就意味我們今后就有了參與國際水泥競爭規則的制定的機會,能更方便的與國際水泥同行之間的交流。”由此,中國水泥協仍會積極開展國際交流合作,也包括引導水泥企業更多與相關國際組織的交流合作以及國內企業的海外投資等。
綜上看來,在國內水泥行業的內部發展環境促進下,無論從政策的支持,還是企業自身的實力,政府推動重點企業走出去所形成的成功藍本乃至國際交流的外部條件鋪墊上,推動水泥大企業走出國門的時機確實已越發成熟。
此前,水泥業內資深專家早就已振臂高呼,希望這些水泥大企業不要光熱衷于在國內“窩里斗”,與中小企業搶飯吃,而是應該挾雄厚實力、先進的設備與技術、強大的管理能力,大膽走出國門,到國外投資辦廠。“既緩解了國內水泥行業過剩嚴重,競爭激烈的局面,又為中國水泥產業打開一條新路。”
未雨綢繆,早作打算,抓住現在的有利時機,到國外去開辟一番新天地。這是水泥大型企業的當家人迫在眉睫所思考的一個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