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在成都開幕的中德水管理研討會上,中德水環境管理研究中心正式揭牌,該中心將重點開展應用型科研和教育,為中國及其它國家的各種水環境管理問題提供解決之道。
為期兩天的中德水管理研討會,是中國科技部、教育部和德國聯邦教育和研究部2009~2010中德科學教育年框架內的一項官方活動,由四川大學和德國亞琛工業大學共同主辦。來自國內和德國水管理領域的200多名政府官員、科學家和企業代表出席了本次研討會,探討中國水管理與水控制以及成都水環境治理等議題,并為成都的治水引入歐洲經驗。
據了解,德國在水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和利用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建立了有效的管理體系。在亞琛工大所在的德國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擁有1800萬人口的該州在飲用水方面有600多個公司;在污水處理方面有400多個公司;能提供10萬個工作職位。該州政府也希望通過這次研討會促進和四川在水資源領域的合作與交流。
今天掛牌的中德水環境管理研究中心,由四川大學與德國亞琛工業大學共同組建。兩所大學近年在環境保護領域的合作不斷深入,涉及教學、技術引進、合作研發和學術交流等多個層次。2007年,兩校達成了成立中德水環境管理研究中心的意向,經過多方籌備,于4月12日正式掛牌成立。
中國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學校長謝和平表示,目前水問題在全球范圍內都非常嚴峻,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中國雖然是水資源的大國,但卻是人均水資源的小國和窮國,75%的湖泊水和地下水正遭受污染,每年治理水污染投入高達千億元,目前中國西部正遭受水缺乏問題。水管理作為水系統解決水資源稀缺和水污染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已經得到了各國的高度關注和廣泛應用,中德水環境管理研究中心的成立,將進一步推動中德水管理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提升兩國水污染防治技術和管理水平,造福世界造福人類。
與會人士認為,中德水環境管理研究中心的成立,將成為中德水環境領域合作的新起點,持續推動中歐在水環境和水管理領域的交流和合作,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可持續水資源開發路徑,為成都的田園城市建設引入歐洲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