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中國紡織工業協會2010年一季度紡織經濟運行分析會上傳來消息,無論是從國內形勢還是國際形勢來講,2010年1月至2月紡織行業進一步延續了2009年二季度之后的景氣回升態勢。數據顯示,2010年1月至2月,我國規模以上紡織企業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5673億元,同比增長27%,增速較上年同期提高了24.4個百分點;從主要產品情況看,1月至2月,化學纖維、紗、布、服裝等產量均實現大幅增長。分析認為,受市場需求回暖及庫存回補等因素影響,紡織企業訂單增加較多,開工率普遍上升,生產增速加快。
內需市場強勁 兩行業成新亮點
盡管出口情況好轉對紡織業增長起到了一定拉動作用,但從相關數據來看,1月至2月,我國國內市場消費強勁,紡織品服裝銷售增速繼續加快,內需市場增長對我國紡織行業生產銷售繼續發揮重要的支撐作用。
具體來看,1月至2月,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達25052億元,同比增長17.9%,增速較上年同期加快2.7個百分點,其中,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的限額以上零售額為1105億元,同比增長23.3%。同期,我國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實現銷售產值5554.36億元,同比增長27.08%,增速較上年同期提高23.95個百分點,其中內銷產值4512.39億元,同比增長30.35%,增速較上年同期提高23.72個百分點。且內銷產值占銷售總產值的比重達81.24%,較上年同期繼續上升2.04個百分點。
相關數據還顯示,紡織專用設備制造行業資產增長速度最快,達到18.15,高于全行業平均水平;化纖制造業的情況也要遠遠好于全行業,利潤增長十分強勁。不論是從流動資產的增長情況還是從應收賬款的情況來看,化學纖維制造業和紡織專用設備制造的增速均遠高于全行業平均水平。
綜合以上情況看,中紡協分析認為,化纖制造、紡織專用設備制造兩細分行業有望成為紡織業的新亮點。事實上,這兩個行業的快速發展也符合紡織產業結構調整的需要。
淘汰落后產能 印染業迎拐點
近日,國務院正式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紡織行業中的印染行業位列其中。《通知》指出,2011年底前,淘汰74型染整生產線、使用年限超過15年的前處理設備、浴比大于1∶10的間歇式染色設備,淘汰落后型號的印花機、熱熔染色機、熱風布鋏拉幅機、定形機,淘汰高能耗、高水耗的落后生產工藝設備。
據國家環保總局統計,我國印染行業排放廢水總量位于全國工業行業排放總量的第5位,印染企業的單位產品耗水量約為發達國家的3倍左右,而水的重復利用率卻落后于制造業平均水平,僅為7%。在能源緊張、水資源日益短缺、環境污染不斷惡化的形勢下,解決印染企業落后產能、節能減排、水資源的重復利用等工作,是推動印染行業持續發展的關鍵。
國家統計局數據表明,2009年我國印染布行業毛利率由9.10%提升至9.31%,同年1月至11月,規模以上印染布行業企業數量為2845家,該行業實現工業總產值2506.66億元,同比增加8.28%。可見,印染行業作為紡織行業中調整力度最大的子行業,其整合工作已初見成效。
天相投資顧問有限公司分析認為,產能過剩、技術水平低下是目前阻礙印染行業發展的關鍵,加大力度淘汰印染行業落后產能是解決行業發展和產業提升的重要環節。隨著淘汰重點行業落后產能工作的開展,印染行業的經營和盈利能力將呈現小幅上漲態勢。中紡協的相關分析也認為,印染行業的利潤率今年可能超預期,有望超過全行業平均水平。此外,加強淘汰落后產能對印染行業的整合起到了強化作用,并逐步推動印染企業由量向質的轉變。
落實振興規劃 注重質量和效益
今年是紡織工業調整振興規劃實施的第二年,中國紡織工業要加快完成產業調整振興的各項目標任務。在此次中紡協的經濟運行分析會上,中紡協會長杜鈺洲肯定了紡織行業在2010開局取得的成績,同時也指出在紡織行業未來發展中要注意質量和效益的問題。
對于如何進一步落實振興規劃,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杜鈺洲提出了具體要求:要用好技改專項資金,加大技術改造力度;促進企業兼并重組,打破行業壟斷和地區封鎖,推動優勢企業兼并困難企業;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全面提升產品質量,引導企業以質量、標準、服務和效益為重點,把運行質量提高到新水平;加快建設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信息服務網絡和小企業創業基地,重視并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通過技術創新,提高單位纖維制品的附加值,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促進能源、水資源的綜合循環利用,大幅降低單位增加值的能源消耗和水資源消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