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我國傳感網領域的首個國際標準獲得通過

時間:2010-04-06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國家傳感器網絡標準工作組就通過中國國家成員體向ISO/IECJTC1提交了關于傳感網信息處理服務和接口的國際標準提案獲通過,這意味著我國在傳感網領域有了第一個自己的國際標準

  傳感器網絡信息處理服務和接口規范作為國際標準立項,無疑有利于我國企業打開國際市場,也避免自主知識產權技術成為孤島。

  在經過為期3個月的投票后,日前,我國關于傳感器網絡信息處理服務和接口規范的標準提案,通過了傳感網國際標準工作組的立項,這也是我國在傳感網領域立項的第一個國際標準。未來,此標準出臺后將為物聯網行業應用的開發提供有效支撐。

  首個國際標準

  傳感網國家標準工作組副秘書長邢濤向透露,由我國提交給ISO/IECJTC1(ISO/IEC信息技術委員會)的一項關于“傳感器網絡信息處理服務和接口規范”的國際標準提案已通過新工作項目(NP)投票。

  該提案由國家傳感器網絡標準工作組成員單位無錫物聯網產業研究院提出,由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工業標準化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的專家共同完成。

  事實上,早在2009年9月,國家傳感器網絡標準工作組就通過中國國家成員體向ISO/IECJTC1提交了關于傳感網信息處理服務和接口的國際標準提案。2009年12月22日,JTC1秘書處將我國的提案(ISO/IECJTC1N9940)正式提交到JTC1的在線投票系統,啟動了為期3個月的NP投票,截至日期是2010年3月23日。

  在此前不久,傳感器網絡工作組(JTC1WG7)在倫敦召開了其成立后的第一次會議,會議討論內容包括:傳感器網絡的參考架構、智能電網標準等。我國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牽頭組成的工作小組參加了此次會議。由于當時由我國提交的“傳感器網絡信息處理服務和接口規范”國際標準提案尚在投票過程中,且即將揭曉投票結果,因此參會工作小組成員壓力十分之大,對此標準投票進展諱莫如深。

  3月25日,傳感網國家標準工作組得到JTC1WG7秘書處通知,我國此項國際提案通過了JTC1成員國的NP投票,這意味著我國在傳感網領域有了第一個自己的國際標準。

  未來仍任重道遠

  據了解,這一項國際標準的立項來之不易,我國傳感網專家為此付出諸多努力。

  自2007年ISO/IECJTC1成立傳感器網絡研究組(SGSN)以來,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先后四次組織國內的專家參加SGSN工作會議,并承辦了SGSN的第一次會議。同時,還積極參與了SGSN中《傳感器網絡技術報告》的編寫工作,我國提出的傳感器網絡標準體系和大量技術文獻被該技術報告所采納。

  我國在傳感網領域的國際話語權由此確立。此后,我國與研究組內的其他成員國代表積極溝通,共同推動了傳感器網絡研究組向傳感器網絡工作組的演進,促使JTC1WG7終在2009年10月的JTC1全會上宣布成立,正式開展傳感器網絡的標準化工作。

  此前,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司長聞庫在公開場合表示,我國要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整合國內研究力量形成合力,將國內自主創新研究成果推向國際。邢濤告訴記者,按照國際慣例,從立項到標準出臺一般至少需要3年時間,但是國際標準周期很長,需要充分論證,需要JTC1WG7各成員多方推敲,因此最終標準出臺可能還需要4到5年時間。

  掃清應用開發障礙

  記者了解到,雖然目前業內對物聯網概念眾說紛紜,但物聯網是應用、而非網絡已成大多數專家共識,因此,傳感器網絡信息處理服務和接口規范作為關鍵共性技術,其國際標準的立項對產業本身意義深遠。

  邢濤向記者介紹道,將來物聯網在各行業將有著廣泛應用,不同行業的應用對數據處理的要求差異性較大,有的復雜、有的簡單,那么各種應用對數據處理的要求放在一起,就需要有一個規范的平臺進行加載。

  傳感器網絡信息處理服務和接口規范標準就是從架構上為此提供一個指導。“在底層提供信息處理支撐,后期行業應用的開發工作將大大減少。”邢濤說。國際標準立項的意義不僅限于此。記者從相關渠道獲悉,未來此標準的國際標準和國家標準的制定工作極有可能將同步進行,這無疑有利于我國企業打開國際市場,也避免了自主知識產權技術成為孤島。

  對于這一標準是否會涉及到物聯網傳輸層(電信網)的相關內容,邢濤表示,方案雖然針對的是小網(傳感網),但其本身并不限于哪一層,因為是通用的框架結構,同樣適用于大網(電信網)的數據處理,但小網與大網耦合后的數據處理規范,由于產業化尚遠,目前還難以定論。

      更多相關內容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