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由中國核學會等單位主辦的第十一屆中國國際核工業展覽會在北京農業展覽館開幕。中核集團副總經理孫又奇在開幕式上表示,中國國際核工業展覽會是我國核工業領域歷史最悠久、影響力最大、專業性最強的展覽,也是國際上最大的核工業展覽。來自中、法、加、美等15個國家以及中國臺灣、香港地區的200余家企業參加了本次展覽,展出面積近10000平方米,創歷屆展覽會之最。
內企優勢突出 發展方向清晰
我國主要核電企業展區位于主展館,各企業紛紛借此機會展示其嶄新形象,突出表現企業在核電產業發展上的核心競爭力,以及在過去一年取得的成績,也讓參觀者對各個企業的特點和未來的發展規劃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
中核集團今年布展主要宣傳自身在完整的核工業體系和深厚的核工業積累等方面的優勢,表現出中核集團是目前我國核電企業當中人力資源雄厚、核燃料體系完整、核科技研發實力強、有能力擔當我國核電發展主力軍的企業。
中核建集團展區面積并不大,但卻展示出中核建集團在先進核電機組建設方面取得的經驗和成果,其主要宣傳板上只有三句話:我們正在自主建造世界上第一座AP1000型第三代核電站、我們正在建造我國第一座EPR型第三代核電站、我們正在建造我國第一座高溫氣冷堆核電站。
國家核電技術公司除了展示我國AP1000核電站建設的最新進展和企業的產業布局外,還展出了CAP1400核電站的最新模型。該模型基于國家核電技術公司下屬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的最新設計成果制作而成,在主要設施的比例更接近于實物,清晰地展示了CAP1400核電站的總體布置。
作為全世界在建核電機組最多的企業,中廣核集團今年突出展現其在工程建設上的管理創新。“我國過去幾十年建造十幾座核電站,未來十幾年要建幾十座核電站,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在工程管理上創新。”中廣核集團有關人士介紹,“誰能夠率先實現管理上的突破,誰就將占據未來核電發展的制高點。”他表示,中廣核集團通過資源的有序流動,改變了過去核電建設的“人海戰術”,使得原來需10000人才能完成的建設任務,現在只需5000人。
中電投集團雖然是我國三家握有核電站控股資質的企業之一,但卻是去年才開工建設第一座核電站——山東海陽核電站。今年,中電投集團展示了其在江西彭澤核電項目的規劃模型,該項目將成為我國第一批內陸核電項目。另一方面,中電投集團也展示了其在核電廠址上的優勢,中電投集團目前在江西彭澤、吉林靖宇、湖南小墨山、重慶涪陵、廣西桂東等地都有廠址儲備,計劃建造新的核電站。
華能集團今年再一次展出了其高溫氣冷堆示范項目和山東石島灣核電基地模型。展區工作人員介紹,我國高溫氣冷堆示范項目在不久前通過了國家核全局專家委員會的評審,可能在1個月內開工。環保部副部長、國家核安全局局長李干杰在參觀華能集團展區時也表示,高溫氣冷堆示范項目具備了開工建設的條件。
一直積極發展核電的大唐集團缺席了本次展覽,但記者在展覽期間召開的技術交流會上仍然發現了大唐集團的身影。
中國臺灣地區的企業首次參加中國國際核工業展覽會,多家當地企業以協會的形式集中布置展臺。詹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業務處處長孫咸仁表示,臺灣地區的核電起步較早,有豐富的核電站建造和維護經驗,核級儀器儀表方面實力較強,希望能夠和大陸地區的企業加強交流。“陸陸續續有大陸的企業過來看,但人還是不多。我們打算主動出擊了。”孫咸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