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某窯爐公司技術主管李澤偉歷經6年時間的不懈努力,研制成功一種適用于陶瓷原料、色釉料生產的新型內熱式全□焰節能回轉窯,并已獲國家專利授權(專利號200720082734.4)。這種新型窯爐可實現陶瓷色釉料的無缽化、規模化、專業化生產,尤其有利于提高產品質量和節能環保,有望引發陶瓷瓷色釉料行業一場升級換代的窯爐革命。
眾所周知煅燒和烘干是陶瓷色釉料生產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陶瓷化工行業傳統生產工藝技術所采用的加熱設備多為推板窯、梭式窯、隧道窯。隨著節能減排的大勢所趨,近兩年業界開始采用回轉窯。據了解目前佛山陶瓷色釉料行業已建成了10多條回轉窯,均屬于普通型回轉窯。這種回轉窯大抵和水泥生產常用的回轉窯差不多,只是其尺寸和產量要小得多。普通回轉窯雖然比推板窯、梭式窯、隧道窯節能,但李澤偉認為其能耗仍然偏高。例如一條直徑為1.5米×14米的直筒形普通回轉窯在使用煤轉氣作燃料時,其煙室溫度可高達650~800℃,這些余熱通常都未加利用和處理,造成了很大的浪費。
普通回轉窯雖然實現了規模化、無缽化生產,但產品質量波動較大。因為燃料與原料直接接觸,而且燃燒時補充的壓力助燃空氣對燒成氣氛的影響嚴重,可導致陶瓷顏料的合成出現異常。新型內熱式全□焰回轉窯的外形結構,與普通回轉窯并無差別,僅從內襯結構進行了改革,使其既提高了結構強度和使用壽命,又達到了節能和常壓煅燒的目的。全□焰回轉窯的燃燒室實際上是一個蓄熱室。采用全□燃燒至少有兩個好處:一是能使陶瓷色釉料不受燃料中的雜質和燃燒后的廢氣所影響;二是煅燒過程不受壓力助燃空氣的影響,可保證原料反應的氣氛。
現年40歲的李澤偉是四川安縣人,對于陶瓷原料陶瓷化工生產頗為熟悉。多年前就著手對□焰回轉窯進行研究試驗,并為此建造了一條直徑為0.8米×2.5米的實驗窯。據測定,該窯當燃燒室溫度在900℃時,其煙室溫度僅為70~90℃,節能效果十分顯著。可惜該實驗窯在2008 年的四川大地震中被摧毀,其后他本人也因為做手術而致經濟拮據,只好南下佛山打工。目前他供職的窯爐公司主要生產熱處理行業的窯爐,因業務繁忙無意介入陶瓷領域。目前李先生的一個最大心愿,就是希望自己這項歷經多年心血的專利技術,能夠在陶瓷原料、色釉料行業得以推廣應用,使之得以服務行業服務社會。
陶瓷色釉料行業一位資深專家指出,陶瓷化工原料行業迫切需要有一家專業的窯爐公司,去從事煅燒、烘干設備的研究、開發、設計、施工,其中全□焰節能回轉窯應是一個發展方向。目前全國陶瓷色釉料化工企 業多達 1800家,直接從事色釉料生產的則有500家左右,主要分布在廣東的佛山和潮州,以及江蘇、山東、湖南、福建等地,推廣這種全□焰節能回轉窯的市場空間相當大。據了解回轉窯完全可以用于生產熔塊,亦可用于其它化工原料的燃燒與烘干。企業建造一條隧道窯動輒幾百萬元,而建造一條回轉窯只需幾十萬甚至幾萬元而已。目前很多窯爐公司都可以建造普通回轉窯,但由于對陶瓷色釉料的生產工藝并不熟悉,導致一些已建成的回轉窯未能投入正常使用。熟悉陶瓷色釉料生產的李澤偉對自己發明的這種內熱式全□焰節能回轉窯充滿信心,并期待著和有資金實力的公司或老板合作,去組建我國第一家專業的陶瓷色釉料窯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