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落實三年《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第二年,也是全面實現“十一五”規劃目標的最后一年,更是為“十二五”發展打基礎的重要一年。因此,2010年是“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正在研究“十二五”期間紡織工業如何發展以及“十二五”期間如何建設紡織強國,就“十二五”期間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制定發展綱要。所以,展會要更好地發揮三個作用,即:展會是國內外兩個市場重要的商貿平臺、上下游產業鏈和國內外資源配置的紐帶、科技創新和品牌發展的窗口。這三個作用,要通過展會不斷創新來實現。
此次展會提倡東中西部產業鏈聯手。去年,紡織行業通過“調結構”,淘汰了一部分落后產能,行業形勢向好。淘汰落后成為東部地區和中西部地區的共同要求,中西部在承接產業轉移伊始,就注重環保。高污染項目和生產率低的老設備被拒之門外。目前,安徽、江西、湖南很注重承接轉移的質量,認識到承接轉移不是承接落后,而是承接具有一定技術基礎上的新的產業鏈,承接勞動密集型的加工環節,而東部利用這種新的產業鏈進行創新,開拓市場。這樣,東西部轉移并不是簡單的產能轉移,而是形成一條東西聯手的產業鏈。當前,四川、新疆等省區做得很好,效果顯著。
保護知識產權是紡織行業自律的重要內容,自律包括知識產權自律、社會責任自律、市場秩序自律。這也是影響行業發展的三大因素。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落實到展會上,展會主辦方每年都會在展會上設立知識產權辦公室,接受投訴,及時處理。面料展知識產權辦公室是所有產業展覽會里面設立最早的,比中國貿促會總會成立時間還要早。現在,國內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增強,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識也相應提高,展會主辦方對知識產權保護的力度也在不斷增強。
近年來,紡織行業、企業的創新能力顯著提高。一些好的企業在創新方面的投入都很大。面料、服裝企業都在積極投入,包括引進人才,增加研發資金,所以業內三分之一的好企業平均利潤率能達到8%,4000多家企業平均利潤率能達到15%。隨著企業創新力度加大,核心競爭力增強,自身參加展會的心態也發生了變化,變得越來越開放,紛紛將自己最好的產品帶來展示。
此外,展會應加快國際化進程,提高服務水平,展會的規模和水平都要上一個新臺階。展會的文化含量和科技含量要達到世界級水準,要體現節能減排、低碳環保的理念,要反映社會的文明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