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白金”拉不動太多“熱錢”

時間:2010-03-29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眼下,剛剛出現“回暖”跡象的紡織行業正面臨著原棉價格持續上漲、“招工難”和人工成本上漲等困難。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在這種情形下,虛假消息很可能導致國內棉價大幅波動,使整個行業的風險大增。

      盡管6年前有溫州“炒棉團”在新疆折戟的前車之鑒,今年,百億浙江民間資金轉戰新疆收購棉花的說法又喧囂起來,近期被各方熱炒不已。

  那么,是游資“

”,還是熱錢被炒作?有“白金”之稱的新疆棉花真的堪比房產、煤炭?行走四方的溫州投資者何以看待自己的“炒賣者”形象?

  百億“熱錢”炒棉是“炒作”

  “隨著新疆棉花價格一路上漲,至少有100億元浙江民間資金(主要是溫州民資)撤離山西煤礦和國內房地產市場,轉戰新疆棉花市場。部分游資已落地開花,有的游資在現貨和期貨市場博弈,還有的游資則在等待入場機會。”

  在近期的國內報道中,類似溫州“熱錢”涌向新疆的說法言之鑿鑿,不僅有投資者的姓名,還有資金總額,引人矚目的數據則多來自新疆浙江企業聯合會(商會)。

  新疆浙江企業聯合會(商會)辦公室主任王艷紅表示,外界的傳說和對此事的報道純屬炒作,與事實并不相符。王艷紅說:“商會從未給任何媒體提供過這樣的數據,也無法做出這樣的統計數據。”

  而一些早已進入新疆的溫州棉商也對此毫不知情。在新疆從事棉花收購加工行業多年的溫州棉商李長亮對自己近期頻頻出現在報刊上感到詫異,因為近期幾乎每篇關于溫州游資進新疆炒棉的文章中都提到他和他的企業。李長亮說:“我從未就此類話題接受過媒體采訪,實在不明白我的名字怎么就上了報紙?”

  新疆阿克蘇地區溫州商會常務副會長陳時文說,早在2002年,溫州民間資金就已大規模介入新疆棉花收購市場,近期所謂百億游資來新疆“炒棉”一說,完全是無中生有,否則,在棉花主產區投資建廠的溫州棉商不可能一點都沒有察覺。

  “白金”拉不動太多“熱錢”

  一些溫州棉商表示,6年前,溫州“炒棉團”在新疆折戟的經歷,處于尋找“出路”的民間資金不可能不考慮。從2002年秋開始,溫州民間資金大規模涌入新疆棉花收購加工領域,甚至連一些不產棉的地方都出現了數量眾多的軋花廠。據一些業內人士估算,在新疆收購棉花的溫州民間資金最多時絕對超過100億元人民幣。

  然而,僅一年后,市場就給沖動的“熱錢”上了一課。由于進口棉花的時間和數量過于集中,2004年中國棉花價格急劇下跌,主營棉花的企業因此普遍虧損,在新疆投資的溫州棉商也損失慘重。大多數資金被困,許多人至今仍未收回全部投資,只好繼續為棉花“費心”。溫商陳時文說:“原打算賺一把就走,可最終卻變成了做實業!”

  當經歷了數次市場困境之后,追逐高額利潤的“炒棉團”,最終卻成了埋頭“做實業”的投資者。在“投機”碰壁后的“去留”問題上,溫州棉商們顯得極為理性。陳時文說:“在沒有更好的選擇之前,我們只能從事自己相對熟悉的行當,盡管現在經營棉花利潤微薄,但這畢竟是個相對穩定的產業,更何況我們已為此付出了昂貴的學費。”

  據一些在新疆投資的溫州棉商分析,目前新疆棉花根本不具備被“炒作”的條件,因為現在這個行業的利潤已非常微薄,而且國內棉價基本上已經與國際接軌,如果沒有國際游資配合,很難把國內棉價炒上去;而游資追求的是短期內的高額回報,即便是炒高了國內棉花價格,如果國內紡織企業無法承受,無力接下“擊鼓傳花”的最后一棒,最終倒霉的是“炒家”自己。

  警惕“熱錢”動向迷局

  去年以來,從北上“炒大蒜”,到南下海南“炒房”,屢屢傳出溫州資金的不實消息。一些業內人士認為,此次百億熱錢“鎖定”新疆棉花的傳言無論真假,對國內棉花產業和紡織行業健康穩定發展都不是利好消息。

  中國棉紡織協會副會長朱蘭芬說,比起去年同期,我國紡織行業確實有所起色,但如果說全面回暖還為時尚早。她說:“中國紡織品外銷比重較大,在國際經濟沒有起色的情形下,紡織行業的全面回暖就沒有可能,對棉花需求就不可能有大幅度增加。”

  眼下,剛剛出現“回暖”跡象的紡織行業正面臨著原棉價格持續上漲、“招工難”和人工成本上漲等困難。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在這種情形下,虛假消息很可能導致國內棉價大幅波動,使整個行業的風險大增,最終影響到我國農民的植棉收益。

  近年來,巨量尋找出路的溫州民間資金屢遭質疑,不少人認為這些游資四處炒作、抬高物價,因此非議之聲不斷。對此,一些溫商表示,外界在對溫州資本流向給予高度關注的同時,也將其置于被“妖魔化”炒作的境地。

  新疆溫州商會常務副會長胡曉武認為,在房地產、煤礦、石油等領域的投資相繼遇阻后,溫州民間資本已逐步進入了理性的投資狀態,再用“炒”來解讀溫商的投資行為是不公正的。胡曉武說:“在國際金融危機影響還未消除的背景下,對溫州民間資金動向的‘過度炒作’和不實報道,損害的不僅是溫商的形象,還有相關產業的健康發展。”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