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纖作為紡織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每一屆紗線展上都為面料、服裝等下游行業提供新鮮血液,眾多新型化學纖維和紗線的亮相已經成為紡織服裝行業流行趨勢的風向標。即將于2010年3月舉辦的中國國際紡織紗線(春夏)展覽會,化纖行業將呈現哪些新型產品?目前化學纖維和化纖紗的發展情況如何?
體現綠色環保理念
據介紹,截止到2月1日,已有76家企業報名參加本屆紗線展,主要為棉紡、化纖企業。國內企業有60家,其中化纖企業有17家,比較知名的大型化纖企業有:山東海龍股份有限公司、煙臺氨綸股份有限公司、營口佛羅圣詩針織有限公司、浙江翔盛集團有限公司、淄博泰林氨綸有限公司等。在這些企業中,80%以上為展會的老參展商。
薄廣明介紹,從化纖的角度看,今年的春夏紗線展有一個亮點比較引人矚目,那就是推出“生態環保,綠色纖維”這一主題,主推粘膠纖維、再生纖維。這也充分體現了化纖行業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的理念。
據了解,針對此次展會,河北吉藁化纖有限責任公司將展示自主研發的竹纖維––“天竹”纖維。“天竹”纖維是利用廣泛生長的竹材為原料,采用專利技術精制而成的再生纖維素纖維。“天竹”纖維強度好、可紡性優良,是一種生態、環保型紡織原料,該產品獲得國家重點新產品和國家技術創新獎。“天竹”纖維以天然抗菌、防紫外線和吸濕透氣、健康美容等功能性,被稱為繼棉、麻、絲、毛之后的第五大天然纖維,成為知名的新型纖維品牌,此次參展必將再次受到關注。
另外,山東海龍在此次展會將重點推出麻賽爾纖維。麻賽爾纖維是對天然植物纖維黃麻進行處理而制得的一種新型纖維素纖維,是一種新型、健康、時尚、綠色環保、能夠自然呼吸的生態紡織纖維。
近幾年來,我國再生紡纖維行業發展迅猛。再生紡纖維行業早就已經被列入了我國“十一五”規劃,成為國家重點發展的循環經濟中的一個產業。再生紡聚酯短纖的原料主要來自廢棄的聚酯(PET)瓶片。目前,國內聚酯瓶回收情況良好,由于生產需求不斷增加,回收率也在同步上升。據專家介紹,廢舊聚酯瓶的再生利用,既能減少污染,又可以增加效益。國際上再生紡聚酯纖維產業發展較為迅速,利用回收的聚酯 瓶片可生產3dtex~17dtcx滌綸短纖維和非織造布,還可用來生產中空纖維,制作絮棉等填充料。在服裝面料生產領域,該纖維可與其他纖維混紡,混紡率高達89 %,也很好地體現了綠色環保的理念。目前,利用廢舊聚酯瓶生產再生纖維實現循環的企業有山東陽信龍福化纖有限公司、寧波大發化纖有限公司等優秀企業。2009年底,江蘇恒力化纖有限公司年產65萬噸紡絲瓶片項目奠基,其中就有年產20萬噸再生環保生態纖維項目,主要采用廢舊聚酯瓶生產再生纖維。
高新技術纖維集中展示
據鄭植藝介紹,碳纖維、芳綸等新型纖維和高新技術纖維也將在此次紗線展上與觀眾見面,這些新產品反映了當今化纖產業在技術、產品領域的發展趨勢––多品種、寬應用領域、多功能、高附加值、節能環保。
2009年,中國碳纖維發展進入一個新時期。2009年8月26日,隨著沈陽中恒新材料有限公司(簡稱中恒公司)奠基的禮炮在沈陽市康平縣響起,我國碳纖維產業結束了長達數十年研發、生產與應用相互脫節、分散發展的局面,進入產業鏈優勢整合與集中建設的新階段。中恒公司由中國恒天集團、中國化纖創業投資有限公司、遼寧天維紡織研究建筑設計集團有限公司、揚州惠通聚酯技術有限公司和吉研高科技纖維有限公司5家企業共同投資組建。5家企業分別在碳纖維原絲、碳化、下游制造及成套裝備生產等產業鏈各個環節擁有核心技術,中恒公司的組建將有效整合產業鏈技術優勢,大力推動我國碳纖維產業實現重大突破。
此次紗線展上,展會的老面孔––煙臺氨綸,將推出永久阻燃的高性能纖維––紐士達®間位芳綸。紐士達®間位芳綸如今已形成本白短纖、紡前著色短纖、長絲等系列化產品,總產能已達4300噸,產量躍居全球第二位。
近幾年,中國化纖協會也在大力發展生物質纖維。鄭植藝介紹,2009年,化纖行業啟動了生物質纖維和生化原料“十二五”規劃工作。生物質纖維是未來化纖工業發展的亮點,是清潔生產、低碳經濟、循環經濟、節能減排的必經之路,也是目前化纖工業發展中的不足和弱項。2009年,中國化纖協會參加了由國家發改委高新司組織、由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等17個國家級學會/協會籌劃的“中國物產業大會”。相信借助這一平臺,將穩步有效地推動生物質纖維以及生化原料的研發工作,在此基礎上,2010年重點做好規劃,開好論壇,辦好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