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眾多實力國際礦山機械企業紛紛搶占國際市場。由于良好的發展前景,中國市場成為各巨頭礦山機械制造商爭先搶奪的一塊蛋糕。于是外資不斷實現國企兼并,本土品牌企業與外資品牌公司的較量正悄然從市場份額的爭奪,延伸到研發領域。
傳統的全球化方式有兩種:一是以母國為生產基地,將產品銷往其他國家;二是在海外投資建立生產制造基地,在國外制造產品,銷售到東道國或其他國家。其特點是:自己擁有制造設施與技術,產品完全由自己制造;在資源的利用上,僅限于利用東道國的原材料、人員或資金等。
隨著信息技術革命,管理思想與方法的根本性變化,企業組織形式也發生了變化,這些變化發生在跨國公司,并將成為新型全球化方式而發展下去。這種變化的主要特征是:廣泛利用別國的生產設施與技術力量。在自己可以不擁有生產設施與制造技術所有權的情況,制造出最終產品,并進行全球銷售。機械制造業公司在全球范圍建立零部件的加工網絡,自己負責產品的總裝與營銷。原材料調配、零部件采購全球化已成為世界機械制造工業的發展趨勢。
現代并購不再一味的強調對抗競爭,強強聯合成為企業獲得競爭優勢的主要手段。這時機械制造業全球化過程中大公司謀求生存發展的一大特點。而且趨飽和的市場。日漸激烈的市場競爭。投資建廠的風險增大,也使得更多企業開始采用聯合并購的手段。在建廠的前提下,優化企業產品結構,以達到提高生產能力、擴大市場份額,獲取規模效益的目的。以高技術為內涵的行業來自技術創新的威脅,使跨國公司走上了聯合之路,以形成強大的技術創新能力。機械制造業大企業間的戰略并購,導致了機械工業資源的重新配置。使得世界機械工業的競爭格局出現了協作型的局面。
處于研發弱勢地位的本土品牌企業,在價格優勢漸無的今天,也正加緊追趕跨國公司。不過,與跨國公司相比,本土品牌企業現有的研發力量仍顯薄弱,產品研發情況也不盡如人意。從總體情況看,大約有一半左右的研發機構沒能發揮其應有作用。以國內最早成立的沈陽礦機研究所為例,其研發人員目前也不過幾十人。
上海世邦機器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松科透露,為應對國際發達礦山機械企業在中國建立研發生產基地帶來的市場威脅,上海世邦未來兩年內會將成立研發中心基地,并致力于國內破碎機、磨粉機、制砂機等設備的理論與工程應用研究。同時,廣泛匯聚國內高科技人才,并采用國際一流的研發手段,來提升國內礦機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在未來三五年內,不但要組建一支模龐大的研發隊伍,在自主創新、節能降耗方面實現質的飛躍,還要將其打造成為國內一流的研發中心。楊總表示:“行業技術開發是一項長期性的工作,需要與市場緊密結合。尤其是科研成果轉化成生產力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必須提出近期、遠期目標,還要有一個好的研發帶頭人和一些精兵強將,這樣才能真正發揮研發中心的作用。在提高產品技術附加值,樹立起本企業品牌的同時,還要為行業帶個好頭?!?/p>
另外,該公司創造的新機器還有:移動式破碎站和履帶式移動破碎站、YGM高壓懸輥磨粉機、MTM梯型磨粉機、SCM超細微粉磨粉機、MXB自由式下擺磨、LM立式磨粉機、MTW歐版梯形磨粉機、PFW歐版反擊式破碎機(反擊破)、歐版JC鄂式破碎機(鄂破)、PE顎式破碎機(顎破)、PF反擊式破碎機、5X制砂機(制沙機)、VSI新型制砂機、CS液壓圓錐破碎機、HPC高效圓錐破碎機等等,這些新設備無疑是世邦機器智慧和辛勤的汗水所致,不僅僅代表了高科技研發的實力,更為礦山機械的發展創造了新的條件和領域!
目前,我國礦山機械產業集群已形成一定規模,中小型礦山機械的出口已經占到全國三分之一的份額,上海世邦機器有限公司正是基于這種認識,集團決定在技術研發上必須有大動作,大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