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下半年經濟危機爆發以來,其影響可謂空前之大,無論國外還是國內市場都是一片蕭條。
2009年下半年以來,我國經濟形勢開始企穩向好,大部分企業開始止跌為盈,危機的狼煙即將散去。危機之前我們因為訂單繁忙無暇他顧,危機之中我們因為訂單縮水忙于防冬,現在處于危機之后我們還會忙于復蘇市場,然而這場危機留給我們很多東西值得思考,值得總結。
危機檢驗的是企業承受市場波動的韌性,沒有合理的調控,低頭只顧生產的企業,在危機中只會僅憑自己的實力用脊梁硬度挑戰著危機的重壓,不慎閃腰的企業枚不勝數。危機中很多的企業采取了積極的措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因此,這個時候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把我們危機中的一些有效的措施整理下來,梳理成文,留作經驗以供明天參閱,無論以后有沒有危機出現,企業都可以拿著這些寶貴的經驗搏殺商海,贏得商機。
該論壇是《金屬加工》記者主要通過向企業約稿、采訪,同時海選了很多企業信息總結整理得來,由于企業自身產品結構、企業制度、管理等存在差別,故不能一一而論,企業總體上都是從管理、人才、創新、投資、客戶、降低成本等多方面來解危機之困。
上海世邦機器:降本增效,聚焦客戶的成功
2009年上海世邦機器針對全球經濟衰退及時調整了營銷策略,提出在經濟陷入低谷的時期從客戶的角度出發,設身處地地為客戶解決切實面臨的問題,從真正意義上為客戶創造價值。
在機械加工領域降低生產成本,礦山機械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礦山機械供應商亦具有廣闊的發揮空間。一般來講,礦山機械的消耗只占單個零件生產總成本的3%~5%,但是通過優化礦山機械應用和工藝流程,卻能為生產總成本帶來15%甚至是更多的節約。
近年來,上海世邦機器為理論基礎的“效率提升計劃”(PIP,Productivity ImprovementProgram)在行業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獲得了參與此計劃客戶的充分認可。“效率提升計劃”具有雙重目的與效果:一是提升生產效率,二是降低生產成本。PIP將兩個目的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那就是通過提高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從效率中要效益。
在2009年的經濟環境中,機械加工企業最為關心的是如何有效降低生產成本。為了順應客戶的需求,與客戶一道應對金融危機的挑戰,上海世邦機器的工作重心也從如何為客戶提升效率改變成如何為客戶節約成本,正式推出了“降低成本計劃”(CRP, CostReduction Program)。從PIP到CRP,這不僅僅是一個名稱的轉變,它所代表的是上海世邦機器在踏踏實實地履行自身的品牌承諾——“聚焦您的成功”。在“降低成本計劃”中,上海世邦機器的工程師將和客戶一同梳理生產流程中那些可以帶來成本降低的工序并提出改進建議,在客戶認同的前提下予以實施,從而降低零件的總體加工成本,提高客戶贏利能力。在很多機械加工企業,“降低成本計劃”可以使客戶每年獲得十幾萬元甚至幾十萬元的成本節約,而 “降本增效”工作也得到越來越多客戶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