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資訊】根據我國鐵路建設的規劃時間表,2004年1月國務院批準了《中長期鐵路網規劃》,由此拉開了我國鐵路建設快速發展的序幕;而隨著國家四萬億經濟刺激計劃出臺,促使我國城市軌道交通進入大發展時期。根據與軌道交通建設的相關程度以及相關工程項目的開展時間,受益行業的順序依次為:基建施工、軌道交通機車制造、機械設備制造、電氣設備工程、鐵路運營與物流。
我國鐵路建設的第一次高潮始于2005年,而鐵路建設周期一般為4-4.5年,假設土建時間需要2-2.5年時間,由此可見,第一次鐵路基建高峰是在2007-2008年;鐵路建設的第二次高潮出現在2008年末至2009年, 由此判斷, 我國鐵路基建高峰第二次將出現在2010-2011年。鐵路基建費用在建造成本的占比也最高,由于不同鐵路的地理環境因素,成本構成差異較大,主要影響因素有:橋梁數量、隧道長度及其施工難度,以及高速鐵路與普通鐵路的建設標準差異等。我國目前建設的客運專線以及城際鐵路大量采用了高架橋方式,增加了工程施工難度與投入。
我國鐵路以及城市軌道交通建筑施工行業具有壟斷性強、進入壁壘高的特點。這是因為鐵路施工是集資本、技術、勞動力于一體。尤其是我國客運專線以及軌道交通的建設,工程難度大、質量要求高。對施工企業的機械設備、施工技術、管理能力、融資渠道等都提出來更高要求。因此也導致了我國鐵路施工處于壟斷競爭的格局,行業利潤率較低,鐵路建設高峰期在10-11年,而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將保持長期的高增長態勢。受益于鐵路與軌道交通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