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頻器是利用器件的通斷作用將工頻電源變換為另一頻率的電能控制裝置, 其最主要的特點是具有高效率的驅動性能及良好的控制特性。簡單地說變頻器是通過改變電機輸入電壓的頻率來改變電機轉速的。變頻器在運行過程中為什么要對電壓、電流進行檢測呢?這就需要從電機的結構和控制特性上說起: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轉矩是由電機的磁通與轉子內流過電流之間相互作用而產生的,在額定頻率下,如果電壓一定而只降低頻率,那么磁通就過大,磁回路飽和,嚴重時將燒毀電機。因此,頻率與電壓要成比例地改變,即改變頻率的同時控制輸出電壓,使電動機的磁通保持一定,避免弱磁和磁飽和現象的產生。
變頻器運行中,過載起動電流為額定電流的1.2~1.5倍;過流保護為額定電流的2.4~3倍(根據不同性質的負載要求選擇不同的過流保護點);另外還有電流閉環無跳閘、失速防止等功能都與變頻器運行過程中的電流有關。為了改善變頻器的輸出特性,需要對變頻器進行死區補償,幾種常用的死區補償方法均需檢測輸出電流。
電動機在運轉中如果降低指令頻率過快,則電動狀態將變為發電狀態運行,再生出來的能量貯積在變頻器的直流電容器中,由于電容器的容量和耐壓的關系,就需要對電壓進行及時、準確地檢測,給變頻器提供準確、可靠的信息,使變頻器在過壓時進行及時、有效的保護處理。同時上電過程、下電過程都需要判斷當前直流母線電壓的狀態來判斷程序下一步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