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從全球半導體產業獎項看創新與市場

時間:2009-11-06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當季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總銷售收入達到了619億美元,環比上升了19.7%,但與去年同期比較仍然下降了10.1%。今年9月的銷售達到201億美元,環比上升8.2%

  歲末將至,全球幾大半導體產業聯盟的年會及頒獎儀式又將濃重登場。而在這場經濟危機之中,那些推動著行業戰勝危機,率先復蘇的產業領袖們將值得我們關注,而這些獲獎人和獲獎公司在危機中的壯舉,將給我們相對年輕的中國半導體產業帶來諸多啟示。   和往年一樣,今年值得關注的活動和獎項有全球半導體聯盟(GSA)年度頒獎晚宴,以及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SIA)的年度預測與頒獎晚宴。前者每年都頒出“張忠謀博士模范領袖獎(Dr. Morris Chang Exemplary Leadership Award) ”個人獎以及最受尊敬的私有公司、公眾公司等等多個企業獎項。后者則每年都頒出SIA“2009年度Robert N. Noyce大獎”。   據GSA最新發布的消息,新思科技(Synopsys)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Aart de Geus博士將獲頒“2009年度張忠謀博士模范領袖獎”。該獎項將于2009年12月10日在美國加州圣塔克拉拉市(Santa Clara)所舉行的全球半導體聯盟晚宴上頒發。   “張忠謀博士模范領袖獎”是由GSA于1999年設立的,該獎項第一屆授予了臺積電公司(TSMC)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張忠謀博士并因此而得名,而今日“張忠謀模范領袖獎”旨在表揚個人的全球領導才能及其為促進整體半導體產業改造與提升的卓越貢獻。   而此次將該獎項頒發給Aart,旨在表彰他在非凡的技術企業經營及產業領導能力,肯定他致力于推動EDA工具整合以帶動整體產業前進等貢獻。自1986年共同創立新思科技以來,Aart帶領新思科技從一家專精于電路設計綜合(synthesis)的新創公司,成長為電子設計自動化(EDA)的全球領導廠商。   屢獲多項業界和學界獎項的Aart不僅是邏輯仿真(logic simulation)及邏輯綜合(logic synthesis)等方面的專家,更是不斷推出了一系列新的商業模式和企業經營策略,使該公司在橫掃全球的經濟危機中反而獲得發展,推出的新的設計流程并成為第一大EDA廠商。   而GSA的其他企業獎項包括:最受尊重的私有半導體公司獎、最受尊重的公眾半導體公司獎(分為百億美元級、五億美元級和新興公眾半導體公司三項獎)、最佳財務管理獎、最佳財務表現獎、最值得關注的新創公司和最受分析師歡迎的公司等等獎項。其中許多獎項已經被頒發給一些業界領先的公司,已無多大懸念。   值得關注的是GSA今年還增加了亞太區和歐洲中東區兩個區域獎項,華為的海思半導體、聯發科技以及創意電子三家公司將競爭其亞太地區領袖獎。海思是否能夠勝出,還需等待一段時間才能解密。   “我們在中關村科技園海淀園管委會的領導下,一直在從事多層級國際交流合作體系建設方面的研究,其中中國企業與國際領先產業科技聯盟的互動是建立這種體系的重要方式;”北京華興萬邦管理咨詢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師劉朝暉說。“與國際同行在市場上的競爭,以及與他們在產業發展中的合作,將是中國企業通過導入世界最佳實踐和建立全球思維的必經之道。”   將于11月5日舉行的SIA年度預測與頒獎晚會有兩個看點。一是對今年市場的總結和對2010年的展望,兩天前該協會發布了全球半導體產業第三季度的銷售數據,當季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總銷售收入達到了619億美元,環比上升了19.7%,但與去年同期比較仍然下降了10.1%。今年9月的銷售達到201億美元,環比上升8.2%。   SIA主席認為全球半導體產業9月銷售好于預期,并認為目前全球半導體已經進入復蘇的早期。個人電腦和移動電話仍然是半導體市場的兩大推動力量,全球各個地區半導體需求都在增長。   SIA今年的Robert N. Noyce大獎將頒發給IBM掌管全球研究的資深副總裁John E Kelly III。該獎項以集成電路的發明人之一、“硅谷早期神人”、仙童(Fairchild)半導體和英特爾共同創始人Robert N. Noyce命名,是半導體產業中最有影響的獎項之一。曾經身為IBM半導體部總經理的John獲獎,說明了半導體技術在全球科技創新中的重要作用。   除了SIA的Robert N. Noyce大獎外,國際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也頒發同樣名字的科技獎章和獎金,臺積電的張忠謀博士在2000年獲得了第一枚IEEE的Robert N. Noyce獎章,同時也在2008年獲得了當年SIA的Robert N. Noyce大獎。   因此,從新思科技的Aart De Geus博士和臺積電的張忠謀博士的獲獎來看,在市道艱難的年代里,不僅需要推動技術創新,而且還要在商業模式上勇于創新,這樣才能在逆境中方顯英雄本色。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