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全球金融危機的形勢下乘用車為何仍然暢銷的因素分析

時間:2009-10-26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一、 尾號限行,出行不便;二、購置稅減半,有利可圖;三、擔心總量控制,趕緊擠上“末班車“;四、車貸方便,心里有底氣;五、公交車實在是太擠了;

今年全國車市形勢一片大好,全年實現1200萬輛,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汽車消費大國已無懸念。北京車市更是出人意料的好,1-9月新舊車銷售共831089輛,其中銷售新車496829輛,最低月份2月還賣了38714輛,最高的9月竟然高達70187輛;二手車也不甘示弱,1-9月實現交易過戶434260輛。分別比2008年增長32.4%和62.1%,新舊車之比基本接近6:4。 是什么原因促使中國車市在金融危機之下還得如此繁花似錦?北京為什么是穩居全國的“領頭羊”地位?我認為有以下五個方面值得關注。 一、 尾號限行,出行不便 為了減少道路上的擁堵,北京交通部門在全市強制執行“按尾號每周少開一天車”的做法,市民們沒有任何怨言,絕大多數車主都能自覺的按照限行的要求出行。但此招的作用十分有限,這種一開始就被專家們稱為“治標不治本”的做法,終于在10月21日北京機動車保有量達到388萬輛的事實面前得到驗證,預想的限行效果已被浩浩蕩蕩鐵流大大的稀釋掉了。 用行政手段強制限行的措施,在短期內可以救救急。但如果常態化就得慎用,因為人類天生的習慣性決定了這項措施的時效性,從便利到不便利的忍耐程度非常有限。比如去年2008北京迎奧運會之前的7、8、9三個月,大家覺得也就90天有個盼頭,抱著“不方便是一天比一天少,忍忍就過去了”的心態堅持著。而今年則不同全年都在限行,有的家庭忍不住了,孩子上學要用車、談業務要用車、突發事情的不便捷等諸多原因不能再將就了,紛紛再“掏腰包”加入“第二輛車行列”。初次購車和二次購車的人疊加在一起,車市不火都不行。所以,這就是實實在在的“剛性需求”,經濟規律不是人的意志為轉移。 二、購置稅減半,有利可圖 今年1月,國務院出臺《振興汽車工業規劃》,隨后1.6L排量以下的車型購置稅減半,拉動汽車銷量的作用十分明顯。據環宇騰飛銷售副總李強介紹:“我們是長安鈴木系列,正好在這個政策范圍內,截止到目前,銷量比去年同期增長35%。一輛車能節約一二千塊錢,對消費者來說很實惠。”一位近60歲媒體朋友,自己不會開車,上個月已湊熱鬧買雅力士:“孩子讓買,說趁著購置稅還有優惠就買了,這不還得抽空去駕校學習嘛。” 接近年底,民間傳出“購置稅優惠政策可能年底終止,明年就沒有此好事了”。于是四季度銷量猛增。據業內專家分析,由于購置減半政策而促進小排量車銷量增長在30%左右,對推動今年車市持續“高溫”功不可沒,政策的威力確實很大。 三、擔心總量控制,趕緊擠上“末班車” 在北京,還有種傾向不可忽視,那就是擔心政策收緊買車加費或限制的問題。很多人都還記得去年這個時候,“總量控制”的說法,像一層陰影籠罩在經銷商頭上:“如果真是實行限量銷售,起碼1/3的店在倒閉……”。如今又到年關,看到日益擁堵道路上,人們很自然的聯想到去年此時的擔憂,會不會又故計重演? 昨天,一位朋友很驚訝地告訴我,說他開車去年檢,心想早點去省得排隊,等他早上7點半趕到岳各莊檢測廠,沒想到連大門都進不去了。“排滿了全是新車,帶牌子的連10%都不到。”下車一打聽,連問了7個車主,竟然有4位是擔心購車政策變化而“提前行動”的。 四、車貸方便,心里有底氣 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透露,今年前三個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7.7%,其中消費品占4%。這里面作為支柱產業的汽車工業的貢獻是多少?以北京為例,去年在全社會零售額中,汽車產業占20%的比重,今年無疑會更高。如果全國也按北京去年的這個比例進行預算的話,在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的201631億元中,能占到3/4的0.8%是一個多么了不起的成就!國內沒有哪一個行業能有如此大的魅力。 話說回來,今年汽車市場火爆與信貸保持了20%-30%的增幅不無關系,由于國家社會保障體系的逐步完善,人們在看病、保老沒有后顧之憂時,不少人敢于花錢了,買輛車已經不是一件很費勁的事。特別是省會城市及東部二線城市,家庭購車方興未艾。汽車消費信貸成了除房貸以外又一利潤增長點,為已經啟動的汽車消費熱潮又添了“一把火”。 五、公交車實在是太擠了 這兩天網上流傳著“同志們收腹,再上兩個”公交車售票員的“口頭語”。看后真讓人哭笑不得,現實中很多人購車也是無奈,一位技工學校老師,說自己對車一點都不感興趣:“可沒辦法呀,這公交車上實在太擠了,只好去買一輛,自己開車雖然也慢,起碼沒那么難受了。”身邊不乏以這一理由買車的朋友。問過好幾個最近買車的人,原來有的也是為了擺脫“堵車的煎熬”。 這個理由看起來像是個悖論,車少才能擁堵緩解,可現實是越來越多的買購車人是為了自身的“不堵”,而陷入了“越堵車越買車”的怪圈。基于這種想法,本來不打算買車的人也加入了購車的行列,結果是車越來越多、道路越來越堵,反過來道路越來越堵、購車者越來越多。這說明,正在實施的限行措施已經影響到公共交通的暢通,對整體車市走向產生了作用。 由此可見,今年國內乘用車持續熱銷是綜合因素合力所致。如何能既保持汽車市場的繁榮,又不影響城區道路的通暢?還是那句老話,需要管理者的智慧和技巧。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