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以太網技術發展趨勢淺析

時間:2009-10-23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以太網技術本身具有的組網成本低、網絡擴容簡單等特點,城域以太網技術受到國內各大運營商的青睞。不難看出,未來以太網技術呈現以下趨勢

以太網是當今現有局域網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協議標準。該標準定義了在局域網(LAN)中采用的電纜類型和信號處理方法。從10M到10G,短短十幾年間,以太網技術的發展完成了一個數量級的飛躍,新的高速以太網技術標準的形成,使以太網技術走出LAN的狹小空間并完全可以承擔WAN和MAN等大規模、長距離網絡的建設。另外,MPLS技術的發展和快速自愈STP技術的逐漸成熟,使得以太網技術可以為用戶提供不同QoS的網絡業務,再加上以太網技術本身具有的組網成本低、網絡擴容簡單等特點,城域以太網技術受到國內各大運營商的青睞。不難看出,未來以太網技術呈現以下趨勢。 端到端的QoS成為未來的方向   以太網應用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新業務和新應用的不斷出現意味著更多網絡資源的耗費,僅僅保證高帶寬已經無法滿足應用的要求。如何保證網絡應用端到端的QoS成為現今以太網面臨的最大挑戰。采用傳統的建網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應用的QoS要求,網絡應用迫切需要設備對QoS的支持向邊緣和接入層次發展。在過去,網絡中高QoS意味著高價格,但是隨著ASIC技術的發展,使低端設備具備強大的QoS能力成為可能。網絡的QoS已經從集中保證逐漸向端到端保證過渡。 組播技術愈加成熟   協議的完善將促進組播應用的發展。雖然實現大規模的組播應用尚有許多難題要克服,但組播應用的前景仍比較樂觀,尤其是在多媒體業務日漸增多的情況下,組播有著巨大的市場潛力。目前在中國,各運營商在寬帶網絡建設中都投入了大量的資金進行“圈地運動”,但是對于如何利用這些網絡,如何把前期投入變成產出,仍然缺乏有效的手段。組播作為一種與單播并列的傳輸方式,其意義不僅在于減少網絡資源的占用,提高擴展性,還在于利用網絡的組播特性方便地提供一些新的業務。隨著網絡中多媒體業務的日漸增多,組播的優越性和重要性越來越明顯。 以太網將成為更安全的網絡   針對傳統以太網存在的各種安全隱患,交換機在安全技術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展,訪問控制、用戶驗證、防地址假冒、入侵檢測與防范、安全管理成為以太網交換機不可缺少的特性。 智能識別技術的發展   隨著芯片技術的發展,人們對網絡設備的應用需求會逐步增大。用戶不再滿足使用交換機來完成基本的二層橋接和三層轉發任務,更多地關注網絡中業務的需求,希望嶄新的交換機具有智能轉發的特點。這些設備會根據不同的報文類型、業務優先級、安全性需求等對不同用戶群和不同的應用級別/層次進行識別,區別進行轉發,滿足不同用戶的大范圍需求。智能識別技術會逐步在以太網交換機中得到應用。 設備管理簡單化   Web管理開始出現。接入層設備由于價格低廉、給一般企業用戶提供便利的管理手段,基于Web的管理界面,使得網絡維護管理變得更加人性化。而對于運營網絡和大型企業來說,由于接入層設備數量眾多、維護工作量巨大,因此迫切需要設備提供統一管理和維護的手段,即集群管理協議。 用戶管理功能更加完善   以太網從局域網誕生至今以其優良的性能和經濟的價格成為網絡的主流技術,但是在應用中也遭遇了各種挑戰。如網絡中缺少用戶管理的機制、網絡風暴、網絡攻擊頻頻發生等,因此用戶管理技術很快豐富到以太網技術中,通過認證技術使得只有合法用戶才能使用網絡。常用的網絡認證技術包括:VLAN+WEB認證和802.1x認證。多種認證技術的出現,使以太網獲得更好的用戶管理特性,從而為以太網的可運營、可管理奠定了基礎。 VPN等業務從骨干向匯聚轉移   隨著以太網交換機芯片技術的發展和匯聚層設備性能的提高,原來主要由骨干設備提供的MPLS VPN業務逐漸由匯聚層以太網交換機來提供。原來之所以由骨干設備提供,主要原因是匯聚層設備能力和性能不足,而現在匯聚層的以太網交換機在性能方面已經超過原來的骨干設備。從業務提供方面看,匯聚層設備較骨干設備多,更接近用戶,提供業務更方便。從網絡的可靠性來看,骨干設備由于其特殊位置應該向功能簡單化方向發展。 控制功能逐漸由集中式向分布式轉移   原來的組網,在大的以太網交換機旁放置一個BAS設備,但隨著用戶數量的增加,集中式的用戶控制、用戶的接入認證逐漸向分布式控制發展。集中式控制在組網方面存在可擴展性問題,帶寬還可能存在浪費。用戶的控制功能逐漸下移到接入層的匯聚部分,例如小區出口等。雖然用戶的控制功能是分布的,但用戶的業務管理、計費和業務認證都是集中在業務平臺上實現的。在分布式方式下,比較簡單的用戶控制和接入認證功能逐漸由以太網交換機完成,完善的用戶管理功能由分布式BAS完成。 交換機和路由器將逐漸融合   交換機技術和路由器技術在網絡發展上一直處于并行發展的狀態。大家習慣上將交換機看作用于局域網技術的一種設備,認為只有在局域網上,大家才去考慮使用交換機。如果要與廣域網互連,那就是路由器的事情。實際上,隨著ASIC技術和網絡處理器的不斷發展成熟和網絡逐漸被IP技術所統一,以太網交換機技術已經走出了當年“橋接”設備的框架,可以應用到匯聚層和骨干層,路由器中所具有的豐富的網絡接口,在目前交換機上已經可以實現;路由器中擁有豐富的路由協議,在交換機中也得到大量的具體應用;路由器中具有的大容量路由表在交換機中目前也可以實現;路由器技術在路由的查找方面采用最大地址匹配的思想,而現在在骨干三層交換機上,在基于最大匹配的轉發速度上可以達到線速。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