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機器美人吹奏《梁祝》 自主創新成中國工博會主旋律

時間:2006-11-02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在以往成功舉辦7屆的“上海工博會”基礎上,首次更名的“中國工博會”盛裝迎客。

在以往成功舉辦7屆的“上海工博會”基礎上,首次更名的“中國工博會”盛裝迎客。展覽面積11萬平方米,比上屆增長40%;境外參展企業比例逾30%,世界500強企業達30家,高科技含量和首次展出的展品占40%……一連串數字,顯示著工博會規模和層次在不斷提升。吹笛子的機器人、無人駕駛的游覽車、伸縮自如的移動手術室還有2008年將在滬投入使用的中國第一個汽車風洞……多領域中的“自主創新”項目匯成工博會的主旋律。   風云二號有雙“慧眼”   走進新國際博覽中心一號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中科院展臺———一個青藏鐵路的模型赫然在目,在它的旁邊,是正在制造中的“上海光源”的模型。據工作人員介紹,上海光源能夠發出高亮度X射線,是普通X光機的上億倍,是生命、材料、物理等學科必不可少的工具。據悉,此次中科院帶來的項目大都具有國際前沿水平,而且具有自主知識產權。   記者正在采訪時,展臺上運來了一個新箱子。原來是風云二號的“眼睛”———多通道掃描輻射計。“它可不是模型,是地地道道的真家伙。今年年底上天的風云二號D星的眼睛,和這個是一樣的。”工作人員一邊指揮著開箱,一邊對記者說,“這個家伙有70公斤重。看上去似乎不大,但它在天上可以獲取以中國為中心的一億平方公里內,地球天氣可見光以及紅外共5個波段的云圖。”   “機器美人”吹奏《梁祝》   在1號館上海電氣展區,兩位身高1.75米的長裙“美女”分外引人注目,原來兩位是肉色軟硅橡膠仿人皮膚、臉型和手指的音樂機器人。據稱,觀眾可在機器人前方的電子觸摸屏上按鈕點歌。   據上海電氣中央研究院教授級高工陳家祥介紹,吹單簧管的機器人的拿手曲目是《東方之珠》、《紅河谷》,而吹長笛的機器人則會《梁祝》、《茉莉花》等4首曲子。而且兩位音樂機器人還能夠合奏,在舞臺上邊走邊吹。這個“機器人女子樂坊”在現場的演奏,是由電腦控制機器人內部氣泵產生壓縮空氣并通過口部氣閥噴出,吹動樂器準確地奏出樂曲。一個小小的“吹笛秀”,就集成了計算機技術、機器人技術、無線通信技術和AGV自動引導小車技術等。   “移動手術室”沖鋒在前   “縮骨”時才1×1×0.5米的“精干身材”,可是一充氣,10分鐘里立刻變成一座20平方米的“移動手術室”。一旦發生地震、火災、危險化學品泄露等事件,即便是在毒氣彌漫的環境中,它也能沖鋒在前,大顯身手。記者在工博會現場看到的這個“移動手術室”就是由仁濟醫院擔綱的世博科技專項———“突發性重大災難現場應急救治設施研究”。   這個手術室看上去就像一個很普通的大帳篷。正在現場指揮安裝的陳宗南醫生告訴記者,千萬別小看它,它的外層是防火防水的尼龍面料,內層則涂了一層特別涂料,通過送風系統,它可以把室外所有有毒有害的氣體“拒之門外”,還能調節溫度濕度。即使周遭毒氣彌漫,手術室內也依然是一片凈土。而且由于手術室內的壓力大,室外壓力小,室內空氣完全不必擔心會受影響。據悉,如此迷你、靈活,隨時“與世隔絕”的“帳篷手術室”在世界上尚屬首創。   在帳篷頂的四周圍起了一圈LED小燈作為照明,據說這種神奇的“軟質燈”,打包的時候可以毫無顧慮地團在一起。而平時醫院里的無影燈被移到了醫生的頭上。陳宗南說,這個項目從啟動到現在才10個月,等技術比較成熟時將投入試點,讓“移動手術室”在惡劣環境下試試身手。   集裝箱裝上“聰明芯”   “信不信,我從這里能看到外高橋碼頭上的一舉一動,哪個集裝箱運輸到哪一個環節了,都一清二楚”,指著電腦屏幕,正在現場看布展進度的包起帆自豪地對記者說。   這位工人發明家這次帶到展會上來的也是一個“大家伙”———真正的集裝箱。原來只能通過編號“XINV01139”來了解箱子坐標,如今通過門上安裝的電子標簽,集裝箱有個一顆“聰明芯”。即便是在茫茫大海上,人們可以很清楚地知道這個箱子到哪里了,幾點幾分時門曾經被打開過。包起帆告訴記者,本月24日他將去美國喬治亞港進行洽談,如果一切順利,中美國際航線上將首次給集裝箱配上電子標簽。   “智能輪椅”騰挪自如   避障角度范圍達360度,避障距離范圍前方為0.5米至2米、后方在0.3米到0.8米之間,反應如此靈敏簡直可與利用超聲波雷達避開障礙物的蝙蝠媲美。由上海電氣中央研究院最新研發的“助老助殘智能輪椅”,在工博會上展示了隨時隨地“躲”開障礙物的技巧。   智能輪椅本領不小,穿越走廊、房間等十分輕松。哪怕出現前方地面邊緣不平的意外,智能輪椅會自主檢測地面邊緣并立馬停車報警,然后選擇一條相對安全的通道行進。有了這樣的智能輪椅相伴,行動不便的老人也能進出自如,不需要專人看管了。   工博會三大亮點   上海自主創新步伐加快   記者在現場看到,上廣電自主研發的47寸液晶顯示器,電氣集團的百萬千瓦臨界火電機組、煤液化成臺設備等,儀電集團推出的網絡通訊產品等,展示了上海企業在自主創新領域的進展。   而包括以太陽能制氫示范為主的清潔能源項目和氫燃料電池城市客車,藥丸機器人、高精度手術導航產品等……本屆工博會的“創新科技館”緊密配合上海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的實施,在展示中體現科技的支撐引領作用。   中外企業同臺競技   要顯示本次工博會的主題“科技創新與裝備制造業”,不能忽視數控機床展。來自武漢重型機床集團的長16米、寬8米、自重120噸的數控落地龍門鏜銑床,讓附近正在安裝展臺的同行側目相看。   據悉,不僅國內機床制造龍頭企業如北一數控大型臥式加工中心、武漢重型機床集團等悉數到場,美國哈挺、德國司賓納等世界機床制造強國的機床工具頂尖產品的技術也一一登場亮相,工博會成了中外競技的舞臺。   在首次舉辦的環保技術與設備展中,日本愛知縣組織了參與愛知世博會循環經濟的廠商攜氟利昂回收裝置、河湖污泥凈化系統、煤塵粉塵回收裝置等前來,法國的廢棄物處理裝置也是首次亮相中國市場。   高校展現雄厚實力   工博會上中國高校展區展示面積達到3000平方米,比去年增加50%;參展高校達到39所,外地參展高校數達到23所,首次超越上海參展高校,高校展區共將展出展品299項。   據悉,高校展示不僅有榮獲國家、省市科技進步獎的項目,也不乏863、973及科教興市重大產業化攻關項目,這些展品都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充分體現了我國高校的自主創新能力。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