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中國建陶在強勢的東方文化之下將如何作為

時間:2009-07-29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中國建陶經過近30年"引進→消化吸收→創新"式的快速發展,無論是工藝技術,抑或是產品質量,甚至是產品設計,中國建陶都達到了一個令人歡欣鼓舞的新高度。

中國建陶經過近30年"引進→消化吸收→創新"式的快速發展,無論是工藝技術,抑或是產品質量,甚至是產品設計,中國建陶都達到了一個令人歡欣鼓舞的新高度。但是,縱觀陶瓷行業某些陶企在新產品的開發、命名、推廣及運用,甚至是新品牌的創建,仍然停留在20多年前的"引進"階段:開口必說"歐洲技術",閉口必說"歐洲設計",說品牌建設必然與"歐洲血統"扯上關系。為什么非要把自己辛辛苦苦獲得的功名安在人家頭上?是陶企自己底氣不足?還是本身就沒有品牌影響?!   加強與歐洲先進技術和前衛設計的學習交流,的確有利我國建陶工藝技術和產品設計水平的快速提高,但是,中國建陶企業對歐洲先進工藝技術的學習卻成為了崇拜和迷信,甚至是"東施效顰"也在所不惜,似乎迷失了本真。山雞并不低微,一唱雄雞天下白!山雞變鳳凰是那么的光榮!"地頭蛇"也不見得真的土得掉渣!蛇舞龍殿、蛇耀天宮不就本身具有龍的意義嗎?!   不錯,做陶瓷,尤其是仿古磚,講究的是產品的設計,從色彩、圖案、紋理、質感到人們的審美渴求,講究的就是文化的表現和大自然的親近和諧,追求一種歷久彌新的心靈共鳴,這才是最最本真的,這才是最最世界的。所有這些都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為依托,那才是中國建陶最偉大的藝術呈現。   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積淀,中華文化淵遠流長。從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開始就為人類文明進步而默默耕耘和奉獻;從唐詩宋詞的鼎盛到元曲的廣為傳播;從西漢的"絲綢之路"到明朝"鄭和下西洋";從遠古奢侈的阿房宮到近代氣勢恢宏的的故宮,從蘇州園林到北京的四合院……無論是文學、美學、星象學、歷史學、音樂、戲曲、設計、建筑、雕刻、裝飾、空間應用等,中華文化無處不在,處處都在閃耀著歷史的青春與未來的新新時尚。   伴隨中國經濟的繁榮和文化的復興,中華文明正日益受到世界各國強烈關注。歐洲大量文藝作品頻頻使用和出現東方文化元素,我們中華民族所推崇和引領的古樸、厚重、自然、恬靜、歸真等東方文化元素正日益受到西方人追捧。   "陶瓷"發源于中國是鐵錚錚的事實,現代建陶雖然說是在歐洲發揚光大,但是,經過近30年引進、消化吸收、創新,中國陶瓷的工藝技術,產品質量、新品設計、產品配套、空間應用、品牌建設等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換而言之,以中國已成為世界建陶制造中心和消費大國的地位,以及中國經濟文化與世界各國交流日益密切,西方熱切追尋神秘的東方文化興趣愈來愈濃厚,這不也正是具有東方文化正統的中國建陶走向世界舞臺的大好時機嗎?!   在十字路口徘徊,如果中國建陶的產品設計及品牌建設片面強調西方的奢侈,豪華……而模仿西方的奢侈,迷失本真,中國建陶想屹立于世界建陶之林,可能嗎?!迷失了本真,就沒有了底氣,中國建陶只能永遠"踞"產業鏈的最末端——-制造中心。   "逢洋矮三分"的自卑,是誰在把自己不當人?陶企"祟洋"心態不調整,思想落后受制于人,中國建陶何時能強?惟有挖掘,整理、理解、領悟、傳承中華民族原有東方元素,并將其發揚光大,順應淵遠流長的東方文化回歸的大時勢,中國建陶才算是正本溯源,回歸自我——-陶瓷中國的泱泱大氣!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