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東莞紡織企業紛紛尋求港澳進口紡織原料

時間:2009-07-03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根據財政部通知,從今天起,大陸對CEPA項下原產于中國香港、澳門的部分商品實施零關稅,其中紡織品原材料所占比例很大。而受此影響最大的莫過于東莞的紡織企業,莞企們也紛紛尋求從港澳進口紡織原料。

紡服網7月3日訊 根據財政部通知,從今天起,大陸對CEPA項下原產于中國香港、澳門的部分商品實施零關稅,其中紡織品原材料所占比例很大。而受此影響最大的莫過于東莞的紡織企業,莞企們也紛紛尋求從港澳進口紡織原料。   莞企尋求港澳渠道   “這個消息部分莞企已經知曉,很多企業正在尋求港澳方面的貨源。我最近正在與貿易公司接觸,希望能夠從香港方面進一些天然棉原料,但是至今還沒有能夠落實。”東莞市紡織服裝行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潘日輝告知記者。   據了解,雖然東莞的港資紡織服裝企業甚多,但真正從香港方面進口原材料的企業并不占多數。但是零關稅的誘惑實在太大,相當于企業的原料成本可以比以往便宜10%左右,所以企業“掉頭”取道港澳自然是情理之中。“我們是想這樣做,但是現在找貨源并不容易。”茶山的一企業負責人講道。   從《關于2009年下半年對CEPA項下部分貨物實施零關稅的通知》內容來看,共涉及完成原產地標準核準的28項香港商品、475項澳門商品,主要為食品、藥品、紡織品等。尤其在紡織原料方面涉及和品類比重較大(如表)。   此前據一些莞企透露,從國外進口的棉原料本身在價格方面就有一定優勢。例如之前國內棉紗的價格在22000元/噸的時候,香港方面的棉紗19000元/噸就可以進貨。而這些棉紗的原產地,大部分還是在國內,由于國內15%、16%的退稅,即使存在10%的關稅,仍然有價格優勢。   “關稅取消后,至少有10%的成本可以降下來,這意味著價格有了更大的空間,也客觀上增加了紡織原料的套利空間。”那位茶山企業的負責人講道。   這位負責人的話,不禁讓人產生兩個聯想:一是未來中國出口到香港方面的棉紗等紡織原料會進一步增加,另一方面,國內的企業進口國外經過加工的紡織原料的量也可能進一步加大。原本物流成本的存在,使國內退稅引進的套利空間有限,但是“零關稅”政策實施后,這種套利的空間自然加大。   原產地標準是最大障礙   盡管“零關稅”有可能使紡織原料有了“套利”空間,但是產品的原產地標準有可能會成為最大的障礙。“原產于中國香港、澳門,并已完成原產地標準核準的28項香港商品”的規定,使享受優惠的產品限定在已經完成原產地標準核準的商品。   盡管CEPA附件2規定了三種具體的原產地的認定標準,而且對這三種標準均作了進一步的定義和解釋,但仍有很多專家認為,CEPA附件2對“實質性加工”的認定標準規定得不夠明確,主要表現在“制造或加工工序”以及“從價百分比”兩個標準的規定上,認定符合規定的特征也比較困難。   海關總署方面對原產地問題同樣非常關心。此前海關總署一發言人稱,內地每年從香港進口的商品大量的由香港轉口,也有其他國家和地區生產的產品,因此要把原產于香港的產品從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產品中區別開,讓真正原產于香港的產品享受優惠,而避免不是香港生產的產品通過蒙騙、違報原產地享受國家優惠的關稅,這個問題不解決好,會使許多非香港生產的產品利用CEPA,偷逃國家稅款,不僅沖擊內地企業,甚至出現謊報原產地走私合法化的問題。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