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紡織出口:外商壓價影響政策利好效果

時間:2009-06-01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出口退稅增加之后,海外買家相應要求壓低買價,分享我們的政策優惠,所以實際上落入企業口袋的利潤并沒有那么多

這種情況已經在行業中四處蔓延:出口退稅提高后,國外進口商以出口退稅率上調為借口,要求我國出口企業降低報價,國家上調出口退稅率的部分利益被外商擠占。 “出口退稅增加之后,海外買家相應要求壓低買價,分享我們的政策優惠,所以實際上落入企業口袋的利潤并沒有那么多。”浙江桐鄉一家針織服裝企業的負責人說。正在該企業里進行產學研開發項目的浙江理工大學的教授分析說,由于國內企業產品議價能力普遍較弱,國外進口商以出口退稅率上調為借口,要求我國企業下調出口報價,國家上調出口退稅率的部分利益可能被外商擠占,政策利好的實際刺激效果可能會被削弱。 廣東佛山一家從事外貿出口的色織企業負責人直言不諱地對記者說,出口退稅的提高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紡織企業的生存問題。他說,現在的問題是海外客戶訂單不斷減少,工廠的利潤逐月下降,“如果哪天訂單還往下降,那工廠也只好倒閉,所以目前就是過一天看一天了。” 在中國最大的紡織品集散地——紹興中國輕紡城周邊地區,許多紡織企業也面臨訂單之憂。“今年做出口的前景不明朗,不知道歐美經濟會低迷到什么程度,幾個月以后的情形我們還很難估算。”一位在去年困難條件下取得不俗業績的企業家表示,今年他們企業拿到的外銷訂單數量明顯減少,3月份是去年同期的8成,4月減為6成,5月則更少。 一方面是訂單減少,一方面是更加嚴苛的產品標準、交期和貿易保護主義。這使紡織外貿企業普遍下調了今年的利潤預期。 鑒于紡織服裝行業面臨困難,廣東、江蘇、山東等紡織大省自去年起陸續出臺一些措施扶持紡織行業。去年下半年,廣東省財政廳安排1.6億元,對紡織服裝等七大類傳統勞動密集型商品的一般出口貿易給予退稅征退差資助,安排5000萬元支持企業在美國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開拓東南亞等新興市場,安排1億元推動廣東自主品牌商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但是國家政策剛剛實行就遭到外商的算計,有一些跨國零售商專門找獲得補貼的企業下訂單,并以此為借口要求更加優惠的價格。 江蘇省財政廳去年對全省在2008年9月底前已辦理出口退稅的部分紡織、服裝等勞動密集型商品和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商品,按照征退稅差額予以一定比例的補助,標準為以每個出口退稅的企業補助1萬元為基數,在此基礎上,每出口1美元補貼1分錢。全省共有8071家企業享受出口退稅差額補助3.2889億元。然而相關企業依然喊餓。 在山東,一些在今年依然維持業績增長的企業也在未雨綢繆。“我們的利潤原本80%來自出口,但國家拉動內需的政策讓我們今年的計劃有了一些調整。”山東魯泰紡織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告訴記者,盡管他們在國內也有專營店銷售,但從未刻意擴展市場和渠道,而今年魯泰打算多花些力氣和資金用在國內市場的開拓上。 4月頒發的紡織行業振興規劃中也明確表示,要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積極擴大國內消費,開發新產品,開拓農村市場。業內人士指出,真正啟動龐大的農村內需市場,可能是挽救紡織行業釋放多余產能的一條出路。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