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充電設施海外布局,機遇與挑戰并存

時間:2025-04-01

來源:OFweek 電源網

導語:全球對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視,電動汽車的需求持續增長,這些都將直接推動海外充電設施的需求增多。對于想要拓展國際市場版圖的國內充電樁企業而言,當前正是布局海外的絕佳契機。

  據海關總署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2024年我國電動汽車出口量首次突破了200萬輛。就在越來越多的中國電動車走出國門、駛向世界的同時,作為影響新能源汽車能否持續穩健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海外的基礎設施建設也開始受到了越來多的關注和重視。“充電樁出海正迎來一個非常好的時機。”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充換電分會執行秘書長鄒朋在接受《汽車縱橫》采訪時表示,全球對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視,電動汽車的需求持續增長,這些都將直接推動海外充電設施的需求增多。對于想要拓展國際市場版圖的國內充電樁企業而言,當前正是布局海外的絕佳契機。

  需求激增,出口恰逢其時

  發展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全球共識。世界經濟論壇的一篇文章指出,隨著電池續航、汽車成本、充電基礎設施等問題不斷優化解決,全球電動汽車的市場需求有望進一步提升。在各國激勵措施出臺、產業技術迭代創新、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消費者偏好改變等多重利好因素推動下,全球電動汽車市場正加速擴大。

  在這樣的背景下,全球對充電基礎設施的需求也與日俱增。《2024年全球電動汽車展望》提出,確保公共充電設施的可用性與電動汽車的銷售保持同步,對于穩步擴大電動汽車市場至關重要。與2022年相比,2023年全球安裝的公共充電樁數量增長了40%,快速充電樁的增長速度更快。為了實現各國政府承諾的電動汽車部署目標,預計到2035年充電網絡還需要增長6倍。

  根據IEA(國際能源機構)公布的數據,中國、歐洲、美國2023年車樁(公共充電樁)比分別為8.7:1、16.7:1和26.4:1,對比可以看出,歐美地區的充電資源缺口較大。據EAFO(歐洲替代燃料觀察站)統計,截至2024第三季度,歐盟的充電樁保有量為79.5萬臺,前三季度的累計新增公樁為16.3萬臺,同比增長12.2%。然而,根據ACEA(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的預測,到2030年,歐盟需要880萬個公共充電樁才能滿足消費者需求,相當于每年需新增120萬個,這是2023年安裝量的8倍。

  除了數量偏少以外,海外充電樁當前的價格普遍偏貴,這也為起步較早的中國充換電產業提供了機會。據不完全統計,海外充電樁的價格普遍是國內的2~3倍,且各國對于進口充電樁有一套較為嚴格的認證標準。換言之,雖然中國充電樁企業進入海外市場面臨不低的門檻,但短期內市場競爭并不太激烈,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內卷”的風險。

  另一方面,中國充電樁企業已經具備開拓海外市場的底氣與實力。據鄒朋介紹,在目前的全球充電設施市場中,約有80%~90%的設備來自中國,中國在充電樁技術研發、生產制造以及市場應用等方面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具備了強大的技術實力和市場競爭力。因此,對于想要拓展國際市場版圖的國內企業而言,當前正是布局海外的絕佳契機。企業能夠充分依托現有的成熟技術與深厚經驗,緊密貼合海外不同市場的特點和多元需求,提供定制化的充電解決方案。

  業內人士同樣認為,中國充電樁產品經過國內市場的充分檢驗和技術迭代,許多中國企業已經擁有了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和專利并在海外進行了知識產權布局,在直流充電技術上的優勢尤為明顯。另一方面,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我國充電樁生產制造的供應鏈也已成熟,充電樁產品已經過國內規模化、多場景、長時間應用,且具備較大的人工成本優勢,預計國內企業出海將有較大的毛利和凈利提升空間。

  東盟和中東地區可優先布局

  不過,盡管歐洲當前電動化的決心與魄力在全球范圍內屬于最強的地區之一,但考慮到地緣政治等現實因素,歐洲恐怕并非中國充電樁企業海外布局的首選。在鄒朋看來,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的出口地區主要集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東盟、中亞五國、中東和南美等地。根據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主要地區及當前發展態勢,他更傾向于在東盟和中東地區優先進行充電設施布局。

  “東盟作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雙方在經濟領域的合作基礎深厚。”鄒朋表示,近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在東盟市場的銷量節節攀升,市場認可度持續提高。這為充電設施的建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與此同時,中東地區傳統上依賴化石能源,但隨著全球對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關注增加,各國政府積極推動能源轉型,新能源電動車及充電樁作為重要的清潔能源交通解決方案,同樣符合地區的發展戰略。鄒朋指出,中東地區處于歐洲、亞洲和非洲的交匯處,是連接三大洲的重要交通樞紐,這使得該地區成為新能源汽車及其相關產業向歐洲和非洲市場輻射的重要中轉地,可以成為我國充電設施海外布局的優先選擇之一。

  當然,無論是在東盟還是中東地區,中國充電基礎設施企業都要在布局當地的過程中做好面臨挑戰的準備。鄒朋舉例道,首先,東盟地區目前尚未形成統一的充電標準,因此中國的充電樁企業需要了解并適應不同國家的充電標準,以確保設施的兼容性和通用性。其次,東盟地區的合作模式主要以合資為主,企業可能需要投入更多的資源和時間來尋找當地合適的合作伙伴,并進行合作談判和協議簽訂。此外,合資合作也要求企業與合作伙伴共同承擔風險和責任,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業的靈活性和自主性。因此,企業在進入東盟市場時,需要充分考慮上述因素,主動加強與當地政府和行業協會的合作力度,了解市場需求和政策導向,推動充電標準的統一和規范化,探索多樣化的合作模式,快速了解市場動態,降低進入壁壘。

  至于中東地區,除了同樣存在的標準不統一的問題以外,當地豐富多樣的宗教文化也是企業在進入該市場時必須重點考量的因素。鄒朋提出,不同宗教信仰下的習俗、價值觀以及文化傳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當地民眾對新能源汽車及其充電設施的認知和接受程度。因此,中國充電樁企業在進入中東市場之前,應積極與當地社區、宗教領袖和政府機構溝通,全面、細致地了解當地的宗教文化習俗,并充分尊重當地民眾的信仰和習慣。在充電設施的選址規劃以及日常運營過程中,將宗教人文因素納入綜合考量范疇,提前制定針對性的應對方案,從而有效避免因文化差異而引發的各類沖突,確保項目的順利推進與長期穩定運營。

  多管齊下,促進國際標準統一

  目前,全球各地尚未形成完全統一的充電接口標準,甚至部分地區存在多個標準,這已經成為了國內充電樁企業出口的“痛點”之一。

  據了解,目前海外市場主要的充電接口標準包括中國的GB/T、歐盟的IEC、美國的SAE、日本的CHAdeMO等,特斯拉的NACS標準在北美也有很大市場。認證體系同樣如此。海外對充電樁安全性要求非常嚴格,存在費用高、難度大、時間長等特點。例如,充電樁產品出口歐盟需要獲得CE認證,要經過認證申請、資料準備、產品檢測、遞交審核等流程,認證周期約為3~5個月,認證費用約50萬元人民幣;出口美國則需要通過UL認證,認證周期約為9~10個月,認證費用約100萬元人民幣。如果是公用事業側項目,還需要對供應商進行額外認證,甚至拿到政府準入許可。其他國家也都有當地特有的認證標準,比如德國的TüV認證和英國的UKCA認證。

  對此,鄒朋提出,國內充電樁企業需多管齊下。首先,積極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工作,聯合行業內其他企業和機構,共同推動形成更加統一、合理的國際標準。值得注意的是,企業還可以通過加強與當地政府和行業協會的合作,推動中國充電標準在國際市場上的推廣和應用,借此提升中國企業在全球充電樁領域的話語權;其次,要加強與各國政府和認證機構的密切溝通,全方位了解當地標準要求。與國際權威認證機構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提前獲取認證流程、檢測方法等詳細信息,確保產品認證過程高效順暢,少走彎路;再次,要采取靈活的市場策略,在產品研發階段,運用模塊化設計理念,將充電樁的各個功能模塊進行標準化設計,面對不同國家的標準時,僅需對部分關鍵模塊進行調整和優化,就能快速滿足當地要求,既大大縮短研發周期,又降低成本,從而開發出適應性強的充電產品,更好地在海外市場站穩腳跟。

  除了標準不統一之外,中國充電樁海外布局還面臨著許多其他挑戰。例如在前不久舉行的2024中國汽車充換電生態大會上,南京清辰綠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琦提到了海外市場在支付、物流、工作效率等方面與國內有較大差異的問題。“目前海外成熟的平臺不多,很多國家線上支付不成熟,導致用戶用App充電的習慣并沒有得到推廣,很多還是刷卡充電。”楊琦直言,在很多互聯網應用不高的國家安裝充電樁時,要注意配備POS支付系統。天津大真電器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雷則談到了售后服務方面的問題,由于國內運輸配件從供應商到客戶手中只需1~2天,但歐洲卻需要3~5天甚至更久,這讓在國內已經發展成熟的配套設施目前在海外的體驗評價都處于較低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國充電基礎設施的海外發展進程。

  深入調研,協同出海

  那么,中國充電樁企業該如何走好海外發展之路呢?

  鄒朋建議,在進入海外市場之前,需要對當地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發展趨勢、政策導向等進行深入調研,了解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充電設施發展現狀及未來規劃,以便制定合適的海外發展規劃。首先要深入剖析目標市場體量,若市場規模較小且需求相對單一,從成本效益角度出發,直接出口成品或許是明智之選。這樣能借助國內成熟的生產體系,快速將產品推向市場,有效控制前期投入成本,同時保持一定的靈活性,可根據市場需求及時調整出口量。但如果當地市場體量龐大、增長潛力顯著,企業就要結合自身實力做出進一步抉擇。若企業資金雄厚、技術先進且具備豐富的海外運營經驗,出海建廠不失為一種具有戰略意義的布局。

  鄒朋強調,在做出建廠決策前,必須充分考量諸多因素。一方面,中國充電樁企業要深入研究當地政策法規,尤其是與土地使用、電力接入、環保要求相關的政策,確保充電設施建設合規合法,充分利用當地的優惠政策,如土地租賃補貼、稅收減免等,降低建設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借助我國新能源車企在海外已形成的成熟布局,制定緊密圍繞整車企業的海外市場戰略。在整車企業設有工廠、銷售網絡密集以及潛在客戶群體龐大的區域優先布局充電設施。

  此外,中國充電樁企業在與整車企業協同出海時,建立常態化的溝通機制至關重要。在鄒朋看來,整車企業憑借其銷售網絡和客戶反饋,能夠精準把握市場需求,充電設施企業應與之緊密對接,及時了解不同地區消費者對充電設施的需求偏好,如充電速度、支付方式、充電設施分布密度等。另外,雙方還可以共同開展聯合營銷活動,在整車銷售過程中,將充電設施服務作為增值賣點進行推廣,提升消費者對整個新能源汽車生態系統的認知和接受度。當然,雙方在技術研發上也可展開合作,整車企業根據車輛的充電技術需求,為充電設施企業提供技術參數和改進方向,共同研發適配性更強的充電設備,實現充電設施與整車在技術上的無縫對接,從而更好地實現從“走出去”到“走進去”的轉變,扎根海外市場。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