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協作機器人行業龍頭企業越疆機器人(股票代碼:2432.HK)于香港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標志著越疆作為全球協作機器人的重要推動力量邁出了關鍵一步。
2015年,山東大學機械工程專業碩士畢業生劉培超與大學校友、中科院同事,組成5人創客團隊,創立了越疆科技。這一靈感源于他在實驗室的觀察,研究人員常因重復性工作而浪費精力,為何不開發一只機械手,解放雙手,專注創新?這一想法為越疆機器人奠定了“用科技解放雙手”的愿景。越疆機器人的第一個產品,就創造和定義了桌面級四軸協作機器人,創新精神從公司誕生起就融入了公司基因。
劉培超先生在致辭中表示“我們很高興能夠見證越疆機器人的發展跨越了一個新里程碑。面對協作機器人行業遠超傳統工業機器人的增長趨勢,AI技術普及將進一步加快于更多使用場景中采用協作機器人。集團將積極把握全球協作機器人的市場機遇,加強集團在業內的領導地位,強化競爭優勢,繼續擴大市場份額,為股東帶來持續的回報,推動公司的長遠發展。”
越疆機器人成功在香港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中國協作機器人第一股,這是堅持關鍵核心技術自研創新與不斷突破的階段成果。
十載創新,全球突破
從實驗室中的想法,成長為協作機器人行業的佼佼者,越疆機器人僅用了九年時間。按2023年的出貨量計,越疆機器人在中國所有協作機器人公司中排名第一,在全球協作機器人行業中排名前二,全球市場份額高達13.0%,連續6年位居中國榜首。如今越疆機器人在全球12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分支機構及研發中心,深入布局全球市場。截止2023年,越疆機器人全球累計出貨量達72000臺,業務遍布全球80多個國家及地區,涵蓋美國、歐盟、日本、東南亞等主要海外市場,海外收入占比達59%,成長為全球性的中國機器人公司。
技術創新,產品領先,驅動應用場景拓展
在核心技術領域,越疆機器人憑借強大的跨學科研發能力,已成為全球協作機器人行業中少數開發出自有全棧技術的公司之一,從控制系統底層開始布局,完成了控制系統、伺服、運動學/動力學、視覺、AI 的自研和積累,形成了獨特而全面的優勢。
越疆機器人持續擔任行業技術前沿參與者。在安全技術中,越疆機器人獨有的柔性電子皮膚,讓機械臂能主動檢測15cm范圍內的人體和障礙物,提前預判碰撞的發生并做出及時避讓,并將安全技術規模化應用于智能協作機器人產品,經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組織的專家組鑒定,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越疆機器人專利數位居行業第一,牽頭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參與工業機器人國家標準起草,在安全和性能試驗要求上引領行業前沿技術創新。截止到2024年,越疆機器人已經累計申請知識產權1335項,其中專利數973,發明專利量454,PTC專利52,公司擁有全球協作機器人行業內最多的注冊專利。
領先的產品力持續提升公司的商業化能力。越疆機器人在開發出全球首款桌面協作機器人之后,聚焦于把研發和技術轉化為更優異的產品,已推出CRA、CR、CRS、MG400、M1Pro、Nova、Magician等共27款協作機器人型號,已成為協作機器人領域產品類型最豐富的公司之一,滿足了工業制造、零售、醫療手術、STEAM教育、科研等眾多領域的大量使用場景,超60家世界500強企業選擇越疆機器人,與超6000所院校展開了廣泛合作。
客戶成功,可持續發展。越疆協作機器人具備安全性、靈活易用性、人機交互性等關鍵性能,尤其適合現代制造業中靈活快速變化的生產場景需求,已在汽車、3C電子、鋰電、食品飲料、醫療手術、教育、新零售、農業等超15個行業,200多個場景中得到廣泛應用,滿足多種工藝需求,為各行業帶來更安全、智能高效的協作機器人解決方案,開啟了萬物協作的自動化世界。
未來,即將到來。越疆機械臂的金鏟子,讓AI落地生根
AI大模型的快速發展,開啟了人類新一次技術革命。AI技術要真正進入人類生產與生活,必須要有物理載體,目前業界共識,機器人是未來AI最佳的物理載體。越疆機械臂,將AI技術落腳到“手”上,為人類服務,給予人自由。AI就像人類大腦,越疆協作機器人就是人類一雙全新的、永不疲倦、精準有力的手
越疆機器人是業內首家將 AI賦能協作機器人商業化的企業,越疆機器人今年推出的具身智能機器人 X-Trainer 就是人工智能淘金熱中一把有力的鏟子。越疆機器人憑借具身智能機器人 X-Trainer ,通過高質量的遙操作收集任務數據,并利用神經網絡訓練出端到端的控制模型,極大地提升了機器人的自主運行能力,加速具身智能機器人技術在各個垂直領域的廣泛應用。越疆具身智能機器人X-Trainer已在眾多龍頭制造企業中應用,
良性、可持續的商業模式,行穩致遠
越疆機器人以關鍵技術的自主研發和完整的產品體系為基礎,持續深耕多行業應用,實現工業、商業、家庭服務、教研行業場景應用的協同并進。
越疆科技創始人兼CEO劉培超將機械臂進入人類生活的場景分為了三類,“我們最先落地的是工業場景,這類場景里的物品相對結構化和規則化,訓練機械臂在這樣的環境里進行搬運和生產組裝的工作,規范性很強。第二則是商業場景,以奶茶店為例,每天奶茶店的員工要制作上百杯奶茶,非常辛苦和疲憊,機械臂正可以接手這樣的重復性工作,解放員工去做交互類的工作,如與顧客溝通等,打造出一種新型商業模式。最后是家庭場景,未來機械臂一定能走進家庭,幫你疊衣做飯、收拾家務,我認為只要3年左右的時間,這樣的場景就可以實現。”
這背后不僅意味著團隊技術在國際上的領先水平,更意味著行業的成熟、市場的需求。本質上,這背后是全球人口結構巨大變化下的一場生產力革命—工廠勞動力不夠,找機器人;老齡化加劇,靠機器人。
未來,即將發生。作為蓬勃發展的協作機器人行業龍頭,越疆機器人將全面擁抱具身智能,致力于加速智能機器人在全球的廣泛應用,為人類享受更高質量生活持續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