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開源文化在互聯網領域的普及,國內外的開源軟件和創企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但目前看來,開源技術大多聚焦在云原生、服務器和應用軟件等方向,開源工業軟件卻仍舊稀缺,這究竟是為何?
什么是開源軟件
在討論開源工業軟件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么是開源軟件:開源軟件是一種通過開放協作開發和維護的軟件,其源代碼是公開的,任何人都可以按照開源許可證使用、修改甚至重新分發開源軟件的代碼。
區別于代碼閉源的專有商業軟件,開源軟件一般由社區驅動開發,任何人都可以為其作出貢獻,具有開放、平等、協作、共享等特點,使其能夠有效加速軟件迭代升級。
最成功的開源軟件案例當數 Linux 操作系統,自 1991 年以 GPL 開源許可發布以來,它自由開源的特性吸引了世界各地開發者的關注和貢獻,最終發展成一個生態豐富的開源社區,在服務器領域占據了90%以上的市場份額。
工業開源并非一片空白
事實上,工業開源軟件也并非完全一片空白。事實上,各大工控領域都有其對應的開源軟件。比如 PLC 方向有 OpenPLC ,它根據 IEC 61131-3 標準創建,是全球首個功能齊全的標準化開源 PLC。
OpenPLC同時兼顧了軟件和硬件,它由三部分組成:運行時、編輯器和 HMI 構建器 。其中編輯器用于創建 PLC 程序,運行時負責執行 PLC 程序, HMI 構建器“ScadaBR”則是用來創建基于 Web 的動畫,以呈現PLC程序運行后的流程和狀態。
OpenPLC在誕生之初就是為自動化和相關研究提供低成本的工業解決方案,現已被廣泛用作工業網絡安全研究的框架。
而自動控制方面也有 ProviewR 這款開源軟件。ProviewR是一個用于過程控制和自動化的開源系統,具有成熟、集成和低成本等優點,可在以 Linux 作為操作系統的標準 PC 上運行。
ProviewR的歷史可往前追溯 1980 年代,當時它被瑞典DEC 計算機公司設計出來,搭配自家的電腦( PDP-11 )一起銷售給需要過程控制的工廠。
是的,ProviewR 起初也是作為一個商業軟件設計,直到 2005 年末移植到 Linux 系統上,才正式按 GPL 許可證開源。
在查閱中,筆者發現:很多開源工業軟件都有著非常古老的歷史,而且起初都是商業化軟件,只是后來隨著商業價值降低等其他原因最終走向開源之路。
工業開源軟件稀缺的根源
回到我們最初的問題:“工業開源軟件為何如此稀少?”,其中恐怕存在多方面的原因。
一是開源模式的收益問題:工業軟件本質是將工業知識軟件化,需要同時具備工業和軟件兩方面的知識儲備的復合型研發人才,且研發周期非常長。周期長,投入大等特性,導致工業軟件必須以重收益的商業軟件模型啟動,開源帶來的收益無法順利驅動大型工業軟件的誕生。
另一方面,作為智能制造的產業伴生,工業軟件本身在軟件行業的市場份額占比較低。工信部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0月,我國工業軟件市場占全軟件行業比重僅有至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