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組建工業人工智能研究院,將系統性推進人工智能技術與操作系統、智能控制工具軟件融合的應用研發,大力完善針對不同工業場景智能控制算法庫,探索人工智能模型,發力全球智能工業尖端技術,加快東土科技在工業AI領域的布局。
工業AI,即人工智能在工業領域的應用,是一種集成了大數據、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的智能化解決方案,旨在提高工業制造的效率、優化生產流程、降低運營成本,并推動工業4.0的發展。工業AI涵蓋了圖像識別、語音識別、預測性維護、自動化決策等多個方面,其核心是利用數據和算法來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
工業發展階段經歷了不同時期,現在也正在帶動全球工控企業向著數字化發展。
在工業1.0(機械化時代):這個時期這個階段大概是開始于18世紀末,是以蒸汽機、紡織機和機械工具的發明及使用為標志,使用機械化生產代替手工勞動,實現了工業生產的機械化。
工業2.0(電氣化時代):這個時期開始于19世紀末,是以電力的廣泛應用和內燃機的發明為標志,以電能和內燃機動力代替人力,實現了工業生產的電氣化。
工業3.0(自動化時代):這個時期開始于20世紀70年代,這個階段以電子技術和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標志,人們開始利用電子技術和信息技術實現自動化生產,使工業生產實現了自動化。
工業4.0(數字化時代):這個時期開始于21世紀初,該階段則是以物聯網技術和大數據技術的應用為標志,利用物聯網技術和大數據技術實現智能化生產,使工業生產實現了智能化。
在智能制造方面,也就是制造控制最大的一個方面。引入工業AI技術,制造企業可以實現自動化生產、智能化控制以及智能化管理。例如,在生產線上,智能化的機器人可以完成繁重的重復性工作,提高生產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同時,AI技術還可以通過對生產數據的分析,優化生產流程,提高產品質量。
既然有了生產,那么相應地就有管理和運營維護。通過AI技術對供應鏈進行智能化、自動化的管理。通過對大量數據的分析,企業可以預測未來的市場需求,制定更加合理地生產和銷售計劃。智能化的供應鏈管理還可以優化庫存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等。
運維方面,企業可以通過工業AI實現設備的預測性維護和智能管理。對設備運行數據的實時監測和分析,企業可以預測設備可能出現的故障,提前進行維修和更換,避免生產中斷和設備損壞。而且智能化的設備管理還可以提高設備的利用率和壽命,降低維護成本。
人工智能技術在工業領域的應用可以大幅提升生產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產品質量等,同時也能夠為企業提供更加智能化的管理方式和更高效的供應鏈管理。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展,人工智能技術將在工業領域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東土科技近日披露2023年三季報。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6.49億元,同比增長11.55%;歸母凈利潤虧損1.56億元,上年同期虧損5742.43萬元;扣非凈利潤虧損1.84億元,上年同期虧損1.34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3.03億元,上年同期為-1.17億元。
主要原因為應用于防務領域的工業網絡產品毛利率下降影響以及持續加大了研發投入和其他部分費用。近年來,東土科技加大了對工業AI的研發力度,旨在推動工業控制技術和網絡技術的融合,實現工業由自動化向智能化轉變,促進公司業務的進一步拓展和升級。工業AI的發展前景廣闊,它也許將改變傳統工業制造模式,推動工業領域的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