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歐盟委員會批準了81億歐元(87億美元)的公共資金來支持該倡議,該倡議是由歐洲大陸的14個成員國共同搭建的。據歐盟的一份聲明,這87億美元的公共資金預計將釋放和吸引137億歐元(150億美元)的私人投資。
公開信息顯示,整個項目將涵蓋5個主要的技術領域:節能芯片、功率半導體、智能傳感器、先進光學設備和復合材料。這些項目產生的首批產品最早將于2025年推向市場,整個項目計劃于2032年完成。
目前,除了通快之外,Teledyne、歐司朗光電半導體、德國Carl Zeiss、Vigo Photonics和ADVA等公司,以及硅谷創業芯片公司Tachyum、美國模擬器件公司Analog Devices也紛紛加盟,將為IPCEI的這一項目做出貢獻。
作為IPCEI的一部分,包括中小型企業和初創企業在內的56家公司將承擔68個項目。歐洲約有600家間接合作伙伴將提供幫助,研發項目涵蓋材料和工具、芯片設計、制造工藝等。
除了通信之外,該項目還將為自動駕駛、人工智能和量子計算的技術進步做出貢獻。
歐盟委員會對IPCEI的批準,又一次體現了它對歐洲微電子生態系統的長期支持與積累。根據《2020年歐洲處理器和半導體技術倡議聯合宣言》,22個成員國簽署了協議,以通過聯盟來動員產業利益相關者,并在半導體技術方面進行合作和共同投資。
該宣言呼吁成員國通過各種籌資機制應對共同挑戰,并建立一個新的IPCEI。早在兩年前,歐盟就曾批準第一個IPCEI項目——用于支持微電子研究和創新,預算高達18億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