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LPWA網絡將提供壽命和經濟實惠,因為設備可以在其整個生命周期(10年或更長時間)大量部署,且由于它們只傳輸小數據包,使用成本是非常可行的。
巨大的物聯網機遇
這就是大規模物聯網的代表。其含義就在于名稱,大量的物聯網設備將以數百個用例的形式連接到關鍵垂直領域的智能應用程序。
在物聯網部署中連接成百上千臺設備,能看到什么樣的好處?回到農業的例子,設備不僅可以監測土壤,還可以監測空氣質量,以幫助確保作物健康和營養。可以優化產量,簡化用水,并在支持可持續性和提高產量的同時實現整體節約。
其他行業也不例外。在過去的幾年里,物流業一直被圍困,經濟已經感受到供應鏈受到脅迫的影響。通過對從制造車間到渠道或門口的所有接觸點的精細可見性,可以獲得分析和情報,可以為這條重要的經濟動脈建立敏捷性和彈性。
制造業、醫療保健、車隊、公用事業、大學、商業校園等等——可以從一個連接開始,并有可能建立物聯網帝國。
在中國信通院發布的《2022年移動物聯網發展報告》中,對中國實現“物超人”的意義有一個清晰的總結:從產業層面來看,“物超人”有利于激發科技進步的新動力;從安全層面來看,移動物聯網已成為關鍵基礎設施,影響國家信息安全、數據安全等;從社會層面來看,有利于創造社會“新范式”;從經濟層面來看,有利于培養轉型升級新動能,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
當下,全球主要經濟體都在積極推進數字經濟發展,數字經濟為全球經濟增長注入新動能,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復蘇的重要引擎。數字化轉型是傳統產業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勢所趨。隨著5G、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加速創新,數字技術正以新理念、新業態、新模式全面融入經濟、政治、文化、生態文明建設的全過程,必將對經濟發展、國家和社會治理體系、人民生活產生重大影響。可以說,誰抓住了數字經濟新機遇,誰就擁有了發展主導權。數字化轉型已不是“選擇題”,而是關乎產業長遠發展的“必修課”。作為數字經濟的主要載體,移動物聯網的發展情況直接體現著一個國家、一個經濟體的數字社會發展水平。目前我國正式進入“物超人”時代,預示著中國的數字經濟建設和發展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物聯網也可能使人們更容易受到各種形式的網絡攻擊。因為環境中連接的設備越多,對攻擊者開放的“門窗”就越多。2023年以后物聯網設備的數量將呈爆發式增長,企業、設備制造商和安全專家應加大力度,應對“惡意攻擊者”,最大限度地減少他們竊取寶貴數據的機會。
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表示,將于2023年為消費級物聯網設備啟動“網絡安全標簽”計劃,幫助物聯網設備買家了解他們將特定設備引入家中可能帶來的風險,屆時消費者可通過智能手機掃碼了解詳情,包括軟件更新策略、數據加密和漏洞修復等。
英國也將推出自己的產品安全和電信基礎設施法案,以保護物聯網設備。英國主管數字化事務的官員表示:“法案將為從手機、恒溫器到洗碗機、嬰兒監視器和門鈴等日常技術設置防火墻,并對違反新安全標準的組織處以巨額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