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5G進入普及階段,全球各國目標都已經把目光放在了6G領域的研發

時間:2022-11-28

來源:21ic電子網

導語:6G,即第六代移動通信標準,也被稱為第六代移動通信技術。主要促進的就是物聯網的發展 [1-2] 。截至2019年11月,6G仍在開發階段。6G的傳輸能力可能比5G提升100倍,網絡延遲也可能從毫秒降到微秒級。

  6G,即第六代移動通信標準,一個概念性無線網絡移動通信技術,也被稱為第六代移動通信技術。主要促進的就是互聯網的發展。6G網絡將是一個地面無線與衛星通信集成的全連接世界。通過將衛星通信整合到6G移動通信,實現全球無縫覆蓋,網絡信號能夠抵達任何一個偏遠的鄉村,讓深處山區的病人能接受遠程醫療,讓孩子們能接受遠程教育。此外,在全球衛星定位系統、電信衛星系統、地球圖像衛星系統和6G地面網絡的聯動支持下,地空全覆蓋網絡還能幫助人類預測天氣、快速應對自然災害等。這就是6G未來。6G通信技術不再是簡單的網絡容量和傳輸速率的突破,它更是為了縮小數字鴻溝,實現萬物互聯這個“終極目標”,這便是6G的意義。

  6G的數據傳輸速率可能達到5G的50倍,時延縮短到5G的十分之一,在峰值速率、時延、流量密度、連接數密度、移動性、頻譜效率、定位能力等方面遠優于5G。

  近日,中興通訊表示,公司重視技術創新與研發投入,公司重視技術創新和研發投入,以保持自身在核心技術上的優勢和競爭力。據了解,中興在今年前三季度研發投入了161億元,共占營業收入比例為17.4%。

  在6G方面,中興通訊指出,6G作為移動通信的未來演進技術,目前處于提出展望、識別關鍵需求、進行技術研究及確定愿景的早期階段。公司重視科技創新,積極探索和布局未來技術是公司的重要工作之一,公司已啟動6G關鍵技術研究,技術布局廣泛,研究深入,已申請技術創新的新型專利,并在全球各類主要的6G標準化組織、產業聯盟、科研協會和開源社區中作出積極貢獻。

  據悉,中興通訊始終將技術自主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第一驅動力,堅持“向下扎根”,在全球多地設立研發機構,保持在5G無線、核心網、承載、接入、芯片等核心領域的研發投入,其研發投入連續多年保持在營業收入10%以上。

  根據CNMO了解,在如今5G進入普及階段后,全球各國的目標都已經把目光放在了6G領域的研發。從網速方面來說,6G的下載速度可達到1TB/秒,相當于5G網速的100倍。雖然目前6G還在研發階段,并且預計商用的6G技術最快也得到2030年,但是各國對于6G技術的研發投入卻在逐漸加大,都企圖在這場技術的爭奪戰中搶得先機。2022年1月26日,日本情報通信研究機構(NICT)發布消息稱,就在聯合研究中使用的Beyond 5G (B5G) 共享研究設施/設備制定了方案,以使NICT建設的B5G共享研究設施/設備能夠被所有受委托進行研究的機構使用。

  NICT稱,截止到2021年10月,日本已有和將有的B5G共享研究設施包括:(1)綜合測試床(超高速研究開發網絡“JGN”、大規模模擬測試床“Star BED”)

  超高速研究開發網絡“JGN”:以最大100Gbps的寬帶線路連接國內外的接入點,提供layer2/layer3連接、虛擬化服務、光測試床等各種服務。

  大規模模擬測試床“Star BED”:由PC服務器群構成的世界最大規模的實驗用模擬平臺。

  (2)尖端ICT設備實驗室(光子設備實驗室、毫米波研究樓)尖端ICT設備實驗室:可以用于各種光學設備和毫米波設備的試驗研究開發,例如通過離子線等進行極微細加工、用電子顯微鏡等進行微細形狀觀測和元素分析等。(3)衛星觀測用鹿島35cm望遠鏡為了通過對靜止衛星進行光學觀測,NICT于1998年在鹿島宇宙技術中心設置了人工衛星觀測用望遠鏡1號機,2002年設置了2號機。從2012年開始,還可以觀測低軌道光通信衛星。(4)電波測定環境(應對微波頻段的電波暗室)對天線特性、收發器傳輸特性等進行測定和評價的電波暗室,可應對微波頻段,具備機器人等功能。(5)B5G傳輸基礎技術開發環境的建設(B5G傳輸技術開發環境、B5G測定環境)

  B5G傳輸技術開發環境:通過“設備制造系統”開發B5G用設備等;通過“設備特性評價系統”進行快速測定,從而實施性能評價和功能驗證;在“傳輸特性評價系統”中對設備和模塊進行各種性能評價,并將成果反饋到設備制造中,以實現B5G的高效開發。

  B5G測定環境:對天線特性、收發器傳輸特性等進行測定和評價的電波暗室,可應對超高頻段,具備機器人等功能。

  計劃在2022財年之后完成準備工作時陸續提供。

  俗話說,生于憂患,死于安樂。2019年,美國放出一紙修改后的規則,激發了我國在高端科技自研方面的潛力,為了能夠跟上世界潮流,在高端科技領域,我國的企業和機構披荊斬棘,終于,還是迎來了一個又一個的光明,終于還是攀上了一座又一座的高峰。

  在通訊技術方面,華為憑借著自身強大的科研實力,將我國5G的發展推到了全球潮流的前沿。但是,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稍不留神可能就不進則退。因此,在美日等西方國家開始布局6G時,我國研發的腳步其實也沒有停下。

  如今,中國科大再次為我國立下不世之功,突破了6G領域的一項關鍵技術。那么,中國科大究竟為何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呢?在中國科大取得這樣關鍵性成就的當下,我國未來是否有希望能夠在5G時代至用戶,繼續在6G時代引領全球潮流呢?

  2022年5月21日,中國科大,也就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官方公布了一則新消息,中科大微電子學院的左成杰教授團隊在6G的研發上取得了新成果,成功在鈮酸鉀壓電薄膜上面設計并且成功研發出來了Q值超過100000的高頻微機系統諧振器。

  這項技術和6G又有什么關系呢?這項技術其實就是6G濾波器的核心和關鍵。而6G濾波器本身的作用就是對6G信號進行降噪去雜等等處理。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畢竟沒有人愿意到時候使用6G的時候來一個“耳聽八方”吧。

  總之,中科大這次其實準確來說應該是突破了6G核心再核心的技術。那么,為何我國中科院能在沒有任何外力幫助的情況下,取得這樣巨大的關鍵技術突破呢?

  為何中國科大能取得這樣的成績?

  首先,中國科大自己研究出了新方向,提供了新思路

  根據中國科技大學官網消息,2021年12月17日,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徐正元領銜的聯合團隊,當天在國際學術期刊《數字通訊與網絡》上發表了“拍赫茲通信:用于無線通信的光譜融合”,這樣一項研究成果。

5G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