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市場調研 > 資訊詳情

從供不應求到產能過剩 芯片廠商如何扛過周期波動

時間:2022-11-02

來源:北京商報

導語:截至11月1日,A股市場主要芯片設計企業三季報發布完畢,盡管從業績來看,各家表現不一,但包括存貨、應收賬款等數據的增長,在一定程度上還是引發市場憂慮。專家指出,芯片“賣不動”的背后是行業周期、產業鏈波動等深層次問題,如何對抗波動成了制勝關鍵。

  財報“隱憂”

  三季報中,韋爾股份業績“變臉”引發關注,公司前三季度收入153.83億元,同比下滑16.01%;扣非凈利潤12.55億元,同比下滑59.11%。公司三季度業績惡化較為明顯,單季度收入下降26.51%,扣非后虧損1.97億元,這是公司并購豪威以來首次出現虧損,而資產大幅計提減值成了業績下滑主因。

  對于資產減值原因,韋爾股份表示:受下游消費電子市場需求下滑的影響,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消費電子市場競爭更為激烈,部分產品單價出現了下滑。謹慎評估后,公司決定對6400萬像素圖像傳感器產品以及部分庫齡較長的產品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以射頻前端芯片生產為主的卓勝微,在三季度也未能保住上漲勢頭,盡管公司芯片產品占據移動通信、無線藍牙兩大市場,其前三季度營收也下滑了13.41%;扣非凈利潤約9.85億元,同比下滑34.63%;公司存貨達到18.24億元,同比上漲57.44%。

  值得注意的是,業績向好的芯片公司,雖然算是給了市場交代,但產品出貨不暢的問題也若隱若現。

  例如兆易創新則維持住了增長,前三季度公司營收約67.69億元,同比增長6.94%;但截至目前的存貨同比攀升超82%,存貨周轉天數同比超92%。

  紫光國微前三季度情況與之類似,盡管利潤上漲,但是存貨周轉天數延長達到263天,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也有所上升,達到48.66億元,同比上升17.14%。

  而圣邦股份雖然前三季度營收達到24.12億元,同比上漲57.12%,扣非凈利潤同比上漲77.62%,但存貨同樣上漲73.23%,應收票據及賬款同比上升13.1%。

  北京商報記者瀏覽東方財富、同花順等平臺發現,存貨攀升在不少投資者眼中并非小事,許多用戶表示,存貨以及存貨周轉天數的攀升,成為不少芯片企業的通病,雖然本季度韋爾股份率先爆雷,但其他企業的存貨問題只是隱而未發,會不會在審核要求更加嚴格的年報中顯露出來,目前難以預料。

  這樣的擔心也反映在資金流向上,例如兆易創新雖然業績上漲,但三日內主力資金凈流出1.1億元,芯片概念板塊三日凈流出資金將近40億元。

  穿越周期

  對于芯片企業面臨的問題,業內專家指出,總體來說就是芯片“賣不動了”。

  產業觀察家洪仕斌認為,對于此種情況,市場的周期性與傳導性乃是問題癥結,從傳導性來看,消費電子產業鏈過長,手機、電腦終端出貨的下滑,逐漸把“寒氣”向上蔓延,這并非是芯片廠商能夠解決的問題。

  CINNO Rescarch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中國市場智能機的銷量約為1.34億部,同比下降16.9%;IDC數據顯示,2022年二季度,全球主要計算機品牌出貨量同比也下降了約15.3%。終端銷量的下滑也讓下游客戶在備貨策略上更為保守,新產品的推出時間有一定程度的后延。

  從周期性來看,市場的波動越發劇烈,實際上從2020年9月到2021年初,一直存在“芯片荒”的問題,隨著廠商開始加大產能,存貨積壓、出貨困難又給了芯片廠商沉重打擊。

  市場數據也印證了專家所言,2021年全球芯片緊俏之時,意法半導體市場報價一度上漲至3500元左右一個,而在2022年,同款芯片從高位下滑至600元左右,降幅超80%。近期海力士公司表示,DRAM和NAND兩種芯片的價格季度環比至少下跌了20%,三星作為巨頭也未能幸免,三季度半導體銷售額為23萬億韓元,約161億美元,同比下降14%。

  市場的潮起潮落關系著企業的生死存亡,如何抵抗周期波動,成了芯片企業必須直面的問題。

  洪仕斌表示,芯片企業想要相對平穩地穿越周期,多點開花、分散風險十分重要,例如CMOS圖像傳感芯片主要應用于手機、平板等產品,如今知名手機廠商拳頭產品大多突破3000萬像素,在這些產品出貨困難、廠商砍單的情況下,安防、汽車、家電方面仍有機會,這些領域對像素要求較低,200萬-800萬像素的CMOS芯片已能基本滿足。

  不過專家也談到,從長期來看,加碼研發、打造技術護城河仍是制勝未來的法寶,低端產品固然能在波動中為營收提供一定保障,但對于毛利率以及未來轉型或是負擔,畢竟從長遠來看,芯片仍是現代工業支柱之一,前景極為廣闊,有雄心的企業要考慮笑到最后。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