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儲能領域上演跨界潮 近30家企業加速入局

時間:2022-10-26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2022年至今,已有中國石油、小米、明陽智能、三峽集團、美的、格力等近30家企業以收購儲能企業,或以成立合資公司方式跨界儲能,進擊儲能萬億市場。

  今年以來,企業跨界儲能加速。

  據高工儲能不完全統計,2022年至今,已有中國石油、小米、明陽智能、三峽集團、美的、格力等近30家企業以收購儲能企業,或以成立合資公司方式跨界儲能,進擊儲能萬億市場。

  事實上,儲能作為一個新興行業,已經迎來多輪跨界潮。

  當前已經占據儲能主流市場的企業主要有:傳統能源、鋰電池、光伏企業,這一類企業在入局儲能有先發優勢,以寧德時代、遠東電池、天合光能、陽光電源、錦浪科技、比亞迪等為代表;電網、電力電子等領域跨界企業,如南網儲能、南瑞繼保、智光電氣、華自科技、新風光等;新能源相關產業鏈企業,如中天科技、同飛股份、華寶新能等。

  而今年以來的新一輪儲能跨界潮的企業來源則更為復雜。

第一類,有涉足新能源賽道的陽明智能、三一集團、吉電股份、晶科能源、臥龍電驅等新能源企業,其中三一集團旗下既有工程機械板塊,又有風電板塊,布局儲能賽道算是既有業務的延伸,尤其在當前在工程機械電動化趨勢明顯的情況下,布局儲能是三一集團的重要業務拓展。

  第二類,傳統能源企業如中國石油、三峽集團、永泰能源、西子潔能等加入布局儲能,中國石油、三峽集團等國家隊本身承擔助力國家能源轉型的任務,儲能布局是企業發展既定步伐。而永泰能源、西子潔能等民營企業則抓住儲能機遇,在雙碳背景下加速從“舊能源”(煤炭、余熱鍋爐等)向新能源賽道轉型。

  第三類,則是進軍儲能行業最明顯的“軍團”——中國家電品牌。格力、美的、海爾、康佳等大舉涌入儲能賽道。其中格力集團入局鈦酸鋰賽道,控股格力鈦。美的大手筆控股科陸電子和合康新能,海爾成立儲能孫公司,康佳則與新能源企業戰略合作。眾所周知,當前家電行業已經進入白熱化競爭狀態,產業已經出現疲軟,急需新機遇實現再次騰飛。未來,這些家電企業或將儲能賽道展開新一輪競逐。

  第四類,儲能賽道也吸引了不少電子科技型企業入局,比如小米、傳藝、海能、韶能等。其中小米密集布局儲能,既直接入局戶外儲能產品,又通過控股、資本抓住儲能機遇,入局多家儲能企業。

  第五類則有材料企業,如合縱科技、萬彩化學、中核鈦白,或向上開展儲能業務,或延伸儲能材料業務。

  還有一些企業來自環保、教育、食品、服裝、家具等領域的傳統行業,看中儲能的投資性,加速布局儲能領域,希冀為公司帶來新一輪增長。比如龍凈環保、同興環保、南方黑芝麻、ST開元、美爾雅、永強集團等。

  此外,伴隨跨界加速,萬億儲能市場格局正在加速形成,儲能產業逐漸走向能源變革的新拐點。2022高工儲能年會將于12月12-13日在深圳機場凱悅酒店舉行,以 “能源大變革 儲能新拐點”為主題,屆時將邀請超500家電池、系統集成、PCS、 BMS、EMS、溫控等儲能上下游重點企業領袖及行業人士相聚一堂,既有眾多儲能老將,又有一些儲能新勢力,共話儲能,把脈行業。

  新能源及關聯企業

  明陽智能增資,成為海基新能源第三大股東。2月10日,風電設備龍頭明陽智能(601615.SH)宣布,將以1.9億元對百川股份(002455.SZ)子公司海基新能源進行增資,取得海基新能源13.03%的股份,成為其第三大股東。

  三一集團成立三一鋰能。8月2日,三一集團大股東梁穩根之子梁在中、三一集團等共同設立了一家新公司——三一鋰能有限公司,進軍鋰電與儲能板塊。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為易小剛,注冊資本為1億元人民幣。截至目前,三一集團旗下共有三家上市企業,主營工程機械的三一重工(600031.SH)、主營煤礦機械的三一國際(00631.HK)以及主營風電業務的三一重能(688349.SH)。

  吉電股份合資成立吉電盈晟新能源。10月20日,深圳市吉電盈晟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成立。經營范圍包含:儲能技術服務;太陽能熱利用裝備銷售;集中式快速充電站;充電樁銷售等。天眼查股權穿透顯示,該公司由吉業(深圳)雙碳產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吉電股份共同持股。吉電股份業務為火電、水電、新能源(包括風電、太陽能、分布式能源、氣電、生物質、核能)的開發、投資、建設、生產、經營、銷售、技術服務、項目建設委托管理等。

  晶科能源成立晶科儲能。5月26日,光伏企業——晶科能源1億元成立江西晶科儲能有限公司。經營范圍包含:新興能源技術研發,儲能技術服務,工業自動控制系統裝置制造,計算機系統服務,智能控制系統集成等。晶科能源是一家太陽能科技企業,聚焦光伏產品一體化研發制造和清潔能源整體解決方案市場。

  南孚電池跨界儲能。7月19日,安徽安孚電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擬與合肥長孚新能源科技合伙企業共同投資設立合肥合孚智慧能源有限公司,用以儲能研發及集成產線基地項目。安孚科技表示,此次投資是在做好南孚電池主業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并拓展新能源業務,搶抓儲能行業發展機遇,積極拓展公司第二增長曲線。

  臥龍電驅成立臥龍儲能。10月13日,臥龍電驅發布公告,為進一步完善公司產業布局,推動儲能業務持續健康經營發展,提升光伏儲能業務的聯合運營能力,公司擬與深圳芊億合資成立浙江臥龍儲能系統有限公司。公司注冊資本1億元,其中公司以現金形式認繳出資8000萬元,占注冊資本的80%。臥龍電驅主營業務:電機及控制、電源電池、光伏電站、貿易。

  傳統能源企業

  中國石油入局儲能項目開發。9月中旬,中國石油工程建設有限公司發布儲能系統框架協議招標公告,招標規模為400MW/800MWh。其中,儲能系統主要包括電池、電池管理系統、PCS及升壓系統成套設備(儲能變流器箱變一體機)、電池預制艙。此次招標是中國石油第一次開展大規模的儲能系統框架招標,由此也標志著中國石油正式入局儲能項目開發。

  三峽水利布局新型儲能。5月12日,三峽集團上市公司三峽水利發布公告,與贛鋒鋰業、長江電力以及長江綠色發展基金,擬共同出資20億元成立電池資產管理平臺,布局新型儲能以及儲能電池回收業務。

  永泰能源合資成立德泰儲能。8月30日,永泰能源發布公告,公司擬通過海德股份共同投資10億元設立儲能科技公司德泰儲能,全力打造電化學儲能產業鏈。通過德泰儲能收購匯宏礦業65%股權、投資建設張家港沙洲電力2×1000MW機組儲能輔助調頻項目,并增資百穰新能源,加快公司在全釩液流電池儲能領域的全產業鏈發展和新型儲能領域布局。

  杭鍋股份更名西子潔能,入局熔鹽儲能。2月,中國余熱鍋爐重點企業杭鍋股份更名為“西子潔能”,證券代碼保持不變,仍為“002534”。西子潔能表示,總體來看,傳統鍋爐業務未來計劃在穩固現有市占率的同時提高訂單質量,提升毛利率水平。以新能源和儲能業務為主,短期內以推動熔鹽儲能在其他應用場景的應用為主。

  家電企業

  格力控股格力鈦。2022年2月,銀隆新能源改名為 “格力鈦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為了格力的一員。2016年,董明珠以個人名義投資銀隆,并拉到了王健林、劉強東共同投資,最終以30億共同增資入股了銀隆,董明珠個人成為了二股東。盡管,此后主營業務為鈦酸鋰的銀隆近年一直在虧損,但格力在2021年11月9日,以18.28億元競拍下銀隆30.47%股權。

  格力在“董小姐”的帶領下,選擇鈦酸鋰賽道入局儲能領域。近日,格力鈦中標西藏光儲項目,盡管未公布是否使用鈦酸鋰產品,業界猜測根據業主招標條件,可能為磷酸鐵鋰中標。近期,高工儲能巡回調研時,也在格力鈦的展廳里,見到數款磷酸鐵鋰產品。格力跨界儲能步伐在加速。

  美的集團控股科陸電子和合康新能。5月23日,科陸電子發布公告,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深圳市資本運營集團與美的集團簽署了《表決權委托協議》,深圳資本集團擬將其持有的公司1.26億股對應的表決權委托給美的集團行使,約占總股本的8.95%,另外雙方約定等額股份以6.64 元/股轉讓,約合8.37億元。家電巨頭美的集團控股科陸電子,加碼新能源業務,進軍儲能領域。而早在2020年初,美的就收購了以新能源業務為主的合康新能。經過多年發展,合康新能目前主要承擔美的集團新能源儲能相關業務,包括綠電項目的統籌和執行落地工作。

  海爾成立孫公司青島納暉能源。8月18日,海爾孫公司青島納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袁艦,注冊資本1億人民幣。據企查查股權穿透可知,該公司由日日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00%控股,而日日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所屬海爾集團。據海爾招標網顯示,青島日日順光伏新能源有限公司前不久還發布了一則針對工商業儲能產品項目的招標,海爾也在尋找合適的步調進入儲能。

  康佳與晟高合作。9月,晟高能源科技成為康佳集團在國內戶用及工商業光伏產品領域戰略合作單位,雙方將在上饒、新昌等地合作建設2GW光伏組件、2GWh儲能產品和1GW逆變器產品生產基地,生產、銷售“康佳”品牌光伏產品。

  電子科技企業

  小米加速布局儲能。9 月 6 日,小米發布了旗下首款戶外電源產品 —— 米家戶外電源 1000Pro,也意味著小米正式進軍移動儲能市場。

  此外,小米跨界儲能,先后布局充電儲能、光儲充檢、儲能系統關鍵零部件等多個相關業務。今年年初,小米通過旗下產業投資機構小米產投,對富特科技進行投資,進而布局充電儲能版塊。3月,小米和華為宣布共同入股北京衛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主攻混合固液電解質鋰離子電池和全固態電池研發與生產。6月,小米連續投資了兩家儲能領域的企業,上海快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主營光儲充)和埃泰斯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主營熱管理設備)。8月份,小米通過順為資本對深圳珈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進行數千萬元的天使輪融資,主要產品包括聚陰離子型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和生物質硬碳負極材料。

  傳藝科技合資成立江蘇傳藝鈉電。9月8日,傳藝科技(002866.SZ)公告稱,擬通過全資子公司智緯電子聯合揚州海盈匯鑫企業、康書文等5名自然人共同合作設立孫公司江蘇傳藝鈉電新材料有限公司,注冊資本3000萬元,其中智緯電子出資1800萬元占60%。傳藝科技表示,孫公司擬規劃建設一期5萬噸/年、二期10萬噸鈉離子電池電解液項目。據了解,傳藝科技主營業務是電腦輸入配件和印制電路板(PCB)。

  海能實業儲能電池項目備案。8月15日,海能實業發布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江西海能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4GWh儲能電池項目收到《江西省企業投資項目備案通知書》。該項目總投資18.6億元。據了解,海能實業主營業務為消費電子產品,包括信號線束、信號適配器、電源適配器和電聲產品的設計及生產。

  韶能股份合資成立韶關瑞儲新能。6月29日,韶能股份發布公告,擬與廣東大舜投資管理公司成立合資企業,從事風電、光伏、儲能等項目投資開發等業務。根據公告,雙方成立的新公司擬命名為韶能集團韶關市瑞儲新能投資有限公司,注冊資本5000萬元,雙方分別出資3250萬元、1750萬元,認繳持股比例分別為65%、35%。韶能股份主營業務包括電力、機械加工、環保紙餐具、鋯系列產品等。

  材料企業

  合縱科技向下布局儲能材料。9月15日,合縱科技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風電光伏儲能項目在公司的布局規劃之中,具體情況請關注公司后續相關公告。合縱科技主營業務包括配電及控制設備制造和相關技術服務、鋰電池正極材料前驅體的研發、制造和銷售。

  七彩化學向鈉電材料延伸。9月18日,七彩化學和美聯新材先后發布公告稱,雙方計劃共同投資25億元,建設“年產18萬噸電池級普魯士藍(白)項目”,致力于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普魯士藍(白)系列產品的研究開發及產業化,助推鈉離子電池產業發展。

  中核鈦白成立會理釩能。7月8日,鈦白粉龍頭企業——中核鈦白公告,公司與四川偉力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簽署《全釩液流電池儲能全產業鏈》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前期將重點開發甘肅省內釩礦資源,并全力在國內外獲取優質釩礦資源,所獲資源全部由雙方設立的合資公司持有經營。幾個月后(10月13日),中核鈦白再次公告,公司擬出資設立會理釩能礦業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5.1億元,公司持有其100%股份。新注冊的會理釩能,是中核鈦白在釩電池產業鏈上的進一步布局延伸。

  環保、教育、食品、服裝、家具等傳統企業

  龍凈環保跨界投建儲能電芯。10月9日,龍凈環保發布公告稱,根據公司“鞏固提升現有環保主業+強力開拓新能源產業”的雙輪驅動產業布局,公司擬在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政府行政區域內投資建設磷酸鐵鋰儲能電芯項目,設計產能5GWh,總投資約20億元。此次投資是該公司首次涉足儲能電芯領域,未來將應用于工業儲能、大型商業儲能、高功率儲能等場景。

  同興環保布局儲能。9月17日,同興環保發布公告稱,公司決定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共同建立“中國科大-同興環保儲能電池材料及器件聯合實驗室”,開展鋰離子電池、鈉離子電池等儲能電池電極材料相關的基礎、前瞻性技術和關鍵共性技術研究,并進行產學研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同興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是為鋼鐵、焦化、建材等非電行業工業企業提供超低排放整體解決方案,包括除塵、脫硫、脫硝項目總承包及低溫SCR脫硝催化劑。

  ST開元合資成立長沙開元商業儲能。10月11日,專注于職業教育的ST開元發布公告,公司子公司長沙麓元能材科技有限公司擬與深圳杰瑞特電子有限公司、廣西安睿科技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和深圳市恒裕泰投資咨詢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擬共同出資設立長沙開元商業儲能有限公司(暫定名)在儲能業務領域展開合作。

  黑芝麻增資天臣新能源。10月10日,食品企業——南方黑芝麻發布《關于對天臣新能源有限公司增資暨關聯交易的公告》稱,集團計劃對天臣新能源進一步增資5億元,此次增資完成后,黑芝麻將持有天臣新能源59.09%股權,天臣新能源將成為黑芝麻控股子公司并被納入合并報表范圍。同時黑芝麻的江西小黑小蜜生產廠房將改建為天臣新能源南昌鋰電池生產基地,該生產基地的建設規模為年產9GWh方型磷酸鐵鋰電池。

  美爾雅入局儲能儲氣。7月5日,紡織服裝企業——美爾雅發布公告稱,公司日前與阿拉善盟新能燃氣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議。未來,雙方將結合各自業務特色及競爭優勢,在資源開發、能源管輸、儲能儲氣等領域開展全面合作,促進區域能源項目發展,共同推動雙方業務發展。

  戶外休閑家具企業永強集團合資成立昶氪科技。10月13日,寧波昶氪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該公司由浙江永強等間接共同持股。浙江永強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領先的戶外休閑家具生產企業,是行業內首家A股上市公司。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