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劃重點,如何補齊工業互聯網人才短板?

時間:2022-10-21

來源:OFweek工控網

導語: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發布《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加強和改進工業和信息化人才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加強重點人才隊伍建設、提高部屬高校人才培養能力、強化集聚創新人才的特色載體建設、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等多方面舉措。

  針對制造業的人才需求,《意見》提出實施“制造業人才支持計劃”,選拔和支持一批高水平管理、技術、技能人才,著力解決企業留才難、引才難和育才能力不強的問題,提高制造業企業人才集聚能力。

  數字經濟時代,傳統產業利用數字化轉型的腳步正在加快。工業互聯網為產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提供了實現途徑,隨著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進入“深水區”,工業互聯網人才需求量也水漲船高。

  有鑒于此,須從政府、產業、企業的層面,多角度施策,補齊工業互聯網人才短板。

  從政府的角度來說,要先研判區域現有人才儲備與數字化轉型趨勢的匹配程度,分層分類引入、培養人才。為符合數字化轉型趨勢,政府將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作為新發展方向,在著力推進區域優勢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之前,需要評估區域內自身的人才基礎與人才規劃,看其是否能夠適應數字化轉型。以目前情況來看,多數區域的人才仍未具備數字化轉型所需的新型技能組合,難以滿足區域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需求。在研判區域現有人才儲備與數字化轉型趨勢的匹配程度后,可明確區域內自身的人才短板。對于不同類型的人才,要提出符合人才需求的引進與培養政策,增強區域人才吸引力。

  從產業的角度而言,應加快以產學研協同的方式培養共性人才。新型技術人才培養,需聯合內外部資源、融合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建立知識與經驗共享平臺。在這些方面,產業界具備搭建產學研交流平臺、共性技術人才培訓平臺等天然優勢。產業協會、產業聯盟、科技園區等應基于自身產業特點與需求,發揮出應有作用。以工業機器人領域為例,需增強企業與職業院校的合作,共同培養具備機器人現場編程、安裝調試等技能的應用人才。

  從企業的角度來講,應具備人才意識,充分增強人才培養的力度,積極推進數字化轉型。企業引入工業互聯網技術,不僅是引入設備、系統、數據模型,還是引入培養多層次復合型人才的模式和過程。在生產層,要培養既懂生產技術又懂信息技術的綜合型人才;在應用層,要培養既懂生產運營又掌握數據分析、人工智能應用的人才;在商務層,要培養具有戰略思維,并深諳生產運營及數字分析應用的戰略型人才等。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