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我國車聯網產業在多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

時間:2022-09-29

來源:21ic電子網

導語:隨著5G、邊緣計算等新技術與智能網聯汽車融合應用更加深入,我國車聯網產業在多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在促進汽車、交通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以及促進形成數字經濟發展的新產業集聚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車聯網是智慧交通落地的主要抓手,為智慧交通的推進提供了絕佳機遇。

  車聯網當前處在政策、技術、產業的三重因素共振之上,為智慧交通的推進提供了絕佳機會。車聯網產業鏈條長,產業角色豐富。從制造業角度而言,產業鏈中上游包括元器件供應商、通信設備提供商、汽車電子系統供應商等,下游主要是整車廠商,包括傳統車企與互聯網車企。

  車聯網是汽車、電子、信息通信、道路交通運輸等行業深度融合的新型產業形態,發展車聯網能夠培育新的增長點、提高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同時對于促進交通安全、提升出行效率也具有重要意義。車聯網是智慧交通落地的主要抓手,為智慧交通的推進提供了絕佳機遇。車聯網當前處在政策、技術、產業的三重因素共振之上,為智慧交通的推進提供了絕佳機會。我們認為,作為智慧交通建設的主要突破口,在交通強國積極推進的大背景下,車聯網行業的發展面臨歷史性機遇。

  車聯網產業鏈條長,產業角色豐富。從制造業角度而言,產業鏈中上游包括元器件供應商、通信設備提供商、汽車電子系統供應商等,下游主要是整車廠商,包括傳統車企與互聯網車企。此外車聯網產業鏈中還包括大量服務業角色,如地圖等軟件與數據提供商、通信服務商、車內軟件提供商等。目前,以信息革命和工業革命的代表產品信息技術正與傳統汽車加速融合,歷經車載信息服務階段、智能網聯汽車階段以及智慧出行階段,中國車聯網產業鏈已經從單純的車載信息服務邁入了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階段。

  隨著智能交通的發展,車聯網逐漸普及,用戶的規模將不斷擴大,市場需求不斷增長,車聯網市場前景一片光明。未來幾年,我國仍然是全球汽車消費大國,隨著智能交通的發展,我國車聯網用戶的規模也將逐年提升,行業滲透率將進入加速增長階段。經過初步估算,車聯網市場規模有望在2026年達到8000億元,2021-2026年平均復合增長率將達到30.36%。

  隨著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蓬勃發展,汽車智能化、網聯化、電動化的發展趨勢日益顯著,汽車逐漸從機械代步工具轉變為新一代移動智能終端和智能移動空間,智能網聯汽車的市場規模逐步提高。隨著智能網聯汽車的進一步發展,其實現的功能將更加豐富、提供的服務將更加便捷,有利于進一步豐富車聯網智能終端、車用級智能模組的應用場景,促進其滲透率與產品質量的提升。車聯網智能終端產品作為智能網聯汽車的關鍵零部件之一,將受益于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帶來的龐大市場空間,預計未來國內車聯網智能終端產品銷售規模將進一步擴大,市場前景廣闊。

  隨著5G、邊緣計算等新技術與智能網聯汽車融合應用更加深入,我國車聯網產業在多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在促進汽車、交通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以及促進形成數字經濟發展的新產業集聚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目前,全球車聯網產業生態不斷豐富完善,汽車聯網化滲透不斷加強,全球市場搭載智能網聯功能的新車滲透率超過45%,預計至2025年可達到接近60%的市場規模。

  隨著汽車產業在智能化、網聯化、電動化方向深入發展,車載軟硬件裝配也變得更加復雜。智能網聯具有技術研發實力和創新體系的供應商,能夠緊跟行業發展趨勢,把握行業前沿方向,通過技術和產品的不斷升級和迭代,拓展車聯網智能終端和車載智能模組的功能,滿足行業的相關標準和用戶需求。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