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美國要重錘中國芯片,韓國有異議

時間:2022-09-20

來源:自由時報

導語:美國連續祭出多項殺手級措施,卡死中國半導體產業邁向先進領域。對此,南韓產業通商資源部通商交涉本部長安德根接受英媒專訪坦言,韓國半導體業對美國政府近期的所作所為相當擔憂,雖理解美方限制尖端芯片落入中國軍方之手,但很多低階芯片都是商業用途,而美國政府卻試圖插手限制一般商業用半導體,對此,韓方看法與美方不同。

  拜登政府近期推出多項抗中法案及強化供應鏈韌性措施,拜登上個月簽署《降低通膨法案》為在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組裝的電動汽車,提供每輛新車最7500 美元的稅收抵免補助,南韓為此派出代表團赴美交涉,就美國電動車補貼制度表達關切,并進行磋商,希望美國破例。

  對此,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通商交涉本部長安德根接受英國《金融時報》專訪稱,現代汽車在喬治亞州的工廠預計要到2025 年才完工,無法獲得補貼,「我們不想采取類似的報復措施,讓問題更復雜」,但「情況若變得非常嚴重,我們也很靈活。」

  另外,安德根也對美國壓制中國半導體發展表達看法,他坦言,南韓半導體業對美國政府近期所作所為相當擔憂,韓方雖認同美國政府憂心尖端芯片可能用于軍事目的,但低階或與軍事目的無關的半導體產品,「我們認為這些是一般商業用途」。

  安德根說,美國政府正試圖將限制擴大到一般商業用途,韓方對(芯片)用途的界定看法不同,雙方意見分歧。

  不過,安德根強調,韓國企業與其他國家的企業一樣,正在努力降低對中國市場的依賴,并擴大與美國及歐盟的關系,以減少對中國的貿易依賴。

  安德根說,近10年來,隨著敏感技術交流受到限制,中韓的貿易結構即將發生變化。未來或許雙邊貿易量會增加,但僅限于低價值商品,高端、技術先進產品的貿易可能會縮減。

  美中芯片戰,韓國謀求中立

  中國和韓國已同意成立一個新的合作供應鏈委員會,以及時解決兩國廣泛且相互依存的經濟關系出現的任何中斷問題。東亞日報報道稱,“在美國主導的供應鏈改革正式開始的情況下,這是中韓兩國經濟部長深入討論后得出的結論……”

  自2019年特朗普政府對中國科技巨頭華為實施制裁以來,美國一直在加緊努力將中國排除在國際高科技供應鏈之外。

  新的供應鏈協議是在 8 月 27 日舉行的第 17 次韓中經濟合作會議上達成的。會議還就雙方經濟合作的其他方面達成了諒解備忘錄,包括在第三國的聯合項目。

  中國《環球時報》指出,“韓國需要一個穩定的中國市場來出口其關鍵產品,中國也需要韓國來發展工業。”

  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東北亞研究所所長達志剛(音譯)表示:“面對美國的壓力,首爾表示希望與北京在產業鏈和供應鏈上保持互信和穩定合作關系。”

  他謹慎地補充說:“盡管最新的協議對于鞏固雙邊供應鏈合作很有希望,并且似乎向中國保證,對于它可能參與美國主導的芯片聯盟沒有任何誤解,但我們仍然需要等著看韓國的實際行動吧。”

  Chip 4 是美國政府的一項舉措,旨在與日本、韓國和臺灣建立半導體產業聯盟,以協調在供應鏈管理、研發、補貼和其他業務方面的努力。它被廣泛認為是一種排斥和遏制中國的企圖,它也引發了有關商業秘密和競爭優勢的問題。

  從表面上看,隨著創紀錄的資本支出轉化為芯片制造能力的提高,而經濟衰退同時削弱了需求,確保足夠的半導體供應應該會變得越來越容易和便宜。半導體短缺已成為工業(尤其是汽車行業)的一個巨大問題,并在 Covid-19 大流行最嚴重時成為改變世界的政治問題,甚至可能變成供過于求。

  從下圖可以看出,WSTS(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報告的半導體賬單(銷售額)的同比變化在經過兩年半的增長后,在 7 月份轉為負值。隨著創紀錄的訂單向出貨量和安裝量輸送,半導體生產設備的銷售繼續增長,但僅以個位數的速度增長。

  今年大部分時間,DRAM 和 NAND 閃存現貨價格一直在下跌。6 月底,美國最大的內存芯片制造商美光宣布,由于包括個人電腦和智能手機在內的消費電子產品的需求“顯著減少”,“立即采取行動降低我們的供應增長軌跡”。

  美光是僅次于三星電子和 SK 海力士的全球第三大 DRAM 制造商,也是繼這兩家韓國公司以及日本鎧俠和美國西部數據的合資企業之后的第四大 NAND 閃存制造商。

  但供應鏈安全不僅僅是供應、需求和定價。韓國內存制造商三星電子和 SK hynix 還面臨另一個與美國政府阻礙中國技術進步的決心正面沖突的問題,即它們在業務和收入方面在中國的大量存在和對中國的高度依賴。

  根據韓國工商會的數據,到 2021 年,韓國近 40% 的半導體出口到中國,高于 2000 年的 3%。此外,三星約 40% 的 NAND 閃存在中國制造。西安在全球最大的NAND閃存工廠。SK海力士在無錫生產DRAM,后者還收購了英特爾在大連的NAND閃存業務。

  與此同時,韓國依賴中國零部件向其他市場出口,尤其是美國。如下圖所示,中國對韓國的出口與韓國對美國的出口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

  美國自己的電子產品供應鏈直接和間接地依賴于中國。目前尚不清楚美國商務部是否考慮到對中國實施限制的所有影響。

  美國政府對向中國出口先進半導體生產設備的制裁可能會讓三星面臨來自中國 NAND 閃存制造商日益激烈的競爭。

  美國已經阻止了荷蘭ASML向無錫出口先進的極紫外(EUV)光刻設備,SK海力士銷售的DRAM約有一半來自無錫。如果這些工廠不能升級,他們最終將失去競爭力。

  這就提出了一個關鍵問題:美國的政策是旨在控制中國、韓國還是兩者兼而有之?答案是,美國政府希望其提議的 Chip 4 聯盟的所有三個合作伙伴——韓國、日本和臺灣——將他們的注意力從中國轉移到美國,無論他們可能遭受什么損失。在某種程度上,通過 CHIPS 法案提供的補貼,它愿意自主他們這樣做。

  研發是一個不同的問題。保護知識產權是一項共同利益,針對中國對商業秘密的輕率做法和聘請經驗豐富的工程師的做法可以從協商和協調中受益。但韓國人、日本人和臺灣人也可能在技術共享和來自華盛頓特區的聯合研發項目方面存在問題。

  韓國、日本和美國公司在存儲芯片上展開競爭,三星在代工(代工)市場上與臺灣和英特爾展開競爭。那么,他們為什么要與市場競爭對手分享他們的研發成果呢?人們擔心,尤其是在韓國,Chip 4 可能會將東亞技術引入英特爾和美光。

  另一方面,四人也相互協作,相互依賴。英特爾既是臺積電(TSMC)的競爭對手也是客戶,臺積電最近成為索尼的合資伙伴。如果沒有日本的設備和材料(例如,光刻膠),他們都不會做很多事情。

  這留下了一個不便的事實,即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導體市場,并且至少在最近是最大的半導體生產設備市場。因此,所有參與者都因切斷與中國的聯系而損失慘重,包括美國無晶圓IC設計公司(如英偉達)、集成設備制造公司(如英特爾)和半導體生產設備制造商(如應用材料)。

  在艱難險阻的情況下,韓國人似乎在讓中國放心,然后才與美國的 Chip 4 倡議進行談判,使其成為不具威脅性的成員。日本可能會采取類似但低調的做法。

  據報道,臺灣已經同意加入,但不太可能將其與中國的龐大電子貿易置于危險之中。美國科技公司將在與美國商務部的磋商中捍衛自己的利益。

  因此,Chip 4 可能更多的是政治言論而不是實質內容。或者,再加上已經實施的制裁(可能還會實施更多制裁),它可能會在中國半導體行業的道路上設置可能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克服的障礙。這對中國的數據處理、人工智能和國防工業來說將是一個重大挫折——這正是美國政府希望實現的。

  中國人會如何應對?直接或不對稱的經濟報復——例如過去已經實施的抵制韓國或日本產品——是一種可能性。幾乎可以保證,加倍努力開發自己的技術,對外國知識產權的關注甚至比他們迄今為止所展示的還要少。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