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機器人已悄悄降臨,能否填補全球勞動力缺口呢?

時間:2022-09-19

來源:OFweek機器人網

導語:最近的就業報告卻提出了另一個威脅:不是機器人是否會取代人力,而是機器人是否能夠及時到來,從而挽救全球經濟于勞動力短缺的窘境。

  近日,英國《金融時報》網站發表了題為《要拯救世界:機器人需要更快到來》的文章,作者是魯奇爾·夏爾馬。文章認為,在全球經濟面臨勞動力短缺的背景下,大多數國家都需要更多機器人來維系增長活力。全文摘編如下:

  就在不久前,人們還在寫作和出版關于“機器人崛起”將如何導致“失業未來”的書籍,同時還有權威預測稱,即將開始的自動化或令某國一半的就業崗位面臨風險。

  然而,最近的就業報告卻提出了另一個威脅:不是機器人是否會取代人力,而是機器人是否能夠及時到來,從而挽救全球經濟于勞動力短缺的窘境。

  目前,全球失業率為4.5%,是自1980年開始有全球記錄以來的最低水平。

  這種壓力目前已達到白熱化,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勞動力的增長已經開始放緩,而老年人的比例在增加。老齡化的加速是始于幾十年前的社會轉變的延遲結果:女性生育子女數量減少,醫學的進步提高了人類平均壽命。

  在包括世界主要經濟體在內的近40個國家,工作年齡人口均出現縮水,而上世紀80年代初,僅有兩個國家存在這種情形。

  與其他因素相比,勞動力減少幾乎肯定會導致經濟增長放緩,因此大多數國家都需要更多機器人來維系增長活力。

  技術悲觀主義者仍在發出警告。他們說,隨著疫情逐漸消退和裁員,機器人竊取就業崗位和降薪的陰云將再次出現。無論怎樣,潛在的人口趨勢預測了短缺將會持續。

  受影響最嚴重的國家包括日本、德國等國。到2030年,預計勞動力每年將減少至少40萬。這些國家已經大量出現機器人,且數量仍在增長,這并非巧合。

  政府可以通過其他方式來應對勞動力短缺問題:為生育多子女的父母發放獎金,鼓勵女性找工作或重返工作崗位,歡迎移民或提高退休年齡。然而,所有這些步驟都有可能會引發人們的抵觸。

  機器人引發的反應不同,是對機器和人工智能的一種模糊擔憂。這種擔憂主要體現在書本上,少見于抗議機器人偷竊就業機會。與此同時,機器人還是悄悄降臨了,大家對此也無可爭議。

  與以往的創新一樣,機器人會令一些職業消亡,并催生一些新職業。燃氣發動機讓馬車司機顯得多余,卻催生了出租車司機這一職業。在某國創造的就業崗位中,大約三分之一是25年前完全不存在或幾乎不存在的領域。

  經合組織稱,目前的就業崗位中,有三分之一“將在未來15年到20年內發生根本性變化”。正如“失業的未來”所意味的,技術會擾亂現狀,而非徹底的毀滅。

  每個機器人可以替代3個或3個以上的工人,工廠的工人是受影響最大的群體。擾亂的程度取決于往往被夸大的變革速度。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預測者一直在預言,成熟的人工智能將于20年內出現,但直到現在也沒有出現。

  如今,經濟衰退迫在眉睫,但失業率不大可能像以前那樣高,這還是因為勞動力萎縮的緣故。在經濟周期中,即便機器人數量在持續倍增,工人數量的下降也會讓就業市場比平日更吃緊。

  生育對勞動力的影響需要經歷數年才會顯現,但如今,明智的政府會采取行動,吸引更多女性、移民、老年人以及機器人加入勞動力大軍。否則擺在面前的將是更少的雇員,不管自動化與否,以及一個無增長的未來。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