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腦洞大開,微波爐居然能制作2nm芯片?

時間:2022-09-14

來源:量子位

導語:微波爐成制作2納米芯片的關鍵技術。

  沒錯,就是廚房里的那個微波爐。

  康奈爾大學的研究團隊改進了家用微波爐,使用微波的方法對芯片進行加工處理,還稱這有可能使臺積電和三星等領先制造商的芯片縮小到僅2納米。

  目前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在《應用物理快報》上:

124546650350.png

  具體如何,一起來看看吧。

  在此之前,先簡單了解下是什么限制了2nm芯片的制作。

  芯片上會有很多個晶體管,在晶體管的內部,電流會從起始端(源極)流向終點(漏極)。

  在這個過程中,電流會經過一個閘門(柵極),而柵極的寬度正是平時所說的芯片尺寸。

  但隨著制程技術的發展,柵極的寬度越來越小,源極和漏極之間的距離也越來越近。

  這就會導致源、漏兩極的電場對柵極產生干擾,進而使得柵極對電流的控制能力大大下降,也就是出現短溝道效應。

  而解決短溝道效應很大程度上就是在芯片材料和工藝上下功夫,其中的一個辦法就是提高器件溝道摻雜濃度。

  具體來說,就是通過在芯片材料中摻雜大量的其他原子,然后對其進行退火來激活摻雜的原子。

  比如說,將磷原子摻雜至硅中,然后對這個混合物進行加熱退火,提高磷原子的平衡濃度,也就是說激活磷原子在硅中的活性,進而提高其電流傳導能力。

  但提高摻雜濃度并不是一件易事。

  傳統的提高平衡濃度的加熱退火方法目前已經達到了極限,若要再提高,可能會導致硅晶體膨脹。

  傳統的方法行不通,只能另尋他路。

  這不,康奈爾大學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新的提高磷的平衡濃度的方法:微波技術。

  在此之前,臺積電就已經做出過微波可以激活多余的摻雜物的推測。

  但微波有一個很大的弱點,就是駐波的存在,它不傳導能量,會阻礙材料中摻雜物的持續激活。

  那這么說,只要解決“駐波”這個問題,一切就都迎刃而解了。

  的確如此,臺積電與康奈爾大學的黃哲倫合作,一起改進了微波爐,使微波爐在工作過程中產生的駐波能夠被有效控制。

  這樣一來,便能夠有選擇地控制駐波發生的時間,使得芯片材料中所摻雜的原子能夠被適當激活,并且不會出現過度加熱損壞晶體的狀況。

  除此之外,使用微波技術提高摻雜濃度,可能也會改變芯片中使用的晶體管的幾何形狀。

  鰭式場效應晶體管結構已經存在20多年了,而微波退火使得一種新的晶體管結構成為可能,在這種結構中,晶體管作為納米片水平疊加,可以進一步增加晶體管的密度和控制。

  值得一提的是,黃哲倫還對這項技術做出預測:

  這一技術可能用于生產出現在2025年左右的半導體材料和電子產品。

  并且,他也與博士后詹盧卡 · 法比(Gianluca Fabi)共同申請了微波退火器的兩項專利。

  但對于微波技術能不能稱得上是制作2nm芯片的關鍵技術,有網友發表了自己的意見。

  基本上,他們改進了制造芯片的許多步驟之一。但這并不是芯片尺寸的步驟,相反,它只是一個準備步驟,以供其他步驟更好地運行。

  對于微波技術,你覺得它稱得上是2nm芯片的突破關鍵嗎?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