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技術前沿 > 資訊詳情

黑客來了!制造企業如何做好網絡安全?

時間:2022-09-08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數字化革命正在將生產與業務流程結合起來,并將人工智能(AI)、云計算和增強現實(AR) 引入車間。通過在整個業務和供應鏈中收集實時數據, 企業可以更好地了解其運營情況,并分析和改進性能和維護。然而,這種更大的連通性,使制造業和工程部門在網絡安全方面面臨新的威脅。

  網絡安全.jpg

  本文圖片來源:QMS International


  “數字化升級的廣泛實施帶來了更多潛在的網絡安全風險,制造企業需要認真考慮,如何才能確保新系統的安全性。”

  數字化革命正在將生產與業務流程結合起來,并將人工智能(AI)、云計算和增強現實(AR) 引入車間。通過在整個業務和供應鏈中收集實時數據, 企業可以更好地了解其運營情況,并分析和改進性能和維護。然而,這種更大的連通性,使制造業和工程部門在網絡安全方面面臨新的威脅。

  制造企業和工程師更容易受到惡意軟件、拒絕服務和設備黑客的攻擊。如果設備遭到黑客攻擊并失去控制, 可能會導致智能數據丟失、破壞停機時間和產品瑕疵, 甚至會造成健康和安全威脅。

  隨著對透明數據流的進一步關注,工廠車間和設備再也無法與主網絡隔離。事實上,一切都是相互關聯的, 更多的人和系統可以訪問網絡,這就為網絡黑客打開了多個大門。移動設備也變得越來越普遍,很難確保總是及時完成安全更新。

  數字化升級通常是分步實施的,這意味著舊系統與新系統并存,具有不同的安全性和脆弱性。再加上不能及時安裝升級或補丁,這給企業帶來了另一個挑戰, 也給網絡黑客帶來了更多的機會。

  制造業和工程部門需要采取一種全面的方法,將網絡安全融入其業務的各個方面,創造一種安全文化。

  在思考工業4.0 的網絡安全時,需要重點考慮的因素包括:

  如何確保系統和信息的完整性;

  在整個數據生命周期內保護敏感信息;

  關鍵系統的恢復過程,以及如何將事件影響降至最低。

  首先,制造商必須首先評估其風險。為了保護智能網絡免受網絡罪犯的攻擊,首先需要識別可能的風險及其發生的可能性。

  應進行全面的風險評估,必須考慮組織、供應商及其技術。評估工業控制系統(ICS)的安全性、敏感數據的存儲方式和位置、供應鏈的漏洞以及誰可以訪問該系統。還要仔細觀察哪些系統控制與物理過程相連接,以及如果遭到破壞,可能會帶來什么后果。一旦知道了風險,就有可以著手制定緩解或消除這些風險的解決方案。

  強化系統可減少網絡安全威脅

  強化系統有助于降低網絡威脅的風險。這包括(但不局限于)一些下面的措施:

  安裝防火墻;

  創建安裝補丁的過程;

  安裝實時入侵檢測或威脅情報;

  加密;

  訪問和身份管理(物理和數字);

  定期備份;

    系統的細分。

  制定災難恢復計劃或業務連續性計劃,也有助于提高企業的應變能力,方法是確保組織做好應對事故的準備,并詳細說明恢復正常所需的步驟。

  保持持續的警惕是關鍵,應對網絡、人員和環境進行持續監控,以盡早發現威脅。為了提高警惕,工人需要接受培訓。應定期進行網絡安全意識培訓,尤其是在引入新技術或出現新威脅時。

  此外,還應確保供應商以及與系統相關的任何其它組織,承諾進行定期審核,并在軟件補丁可用后盡快安裝。

  發展安全文化

  要創建安全第一的方法,將信息安全整合到整個企業中,最好實施一個全面的信息安全管理系統,如ISO 27001,其中包括物理、數字和法律風險的流程。

  ISO 27001的114項控制措施,旨在幫助實施最佳實踐流程,將安全性集成到人員、數字和實物資產中。這些過程包括訪問控制、運營安全、系統獲取和維護、供應商關系和事件管理,為在制造或工程業務中建立真正的安全文化提供必要的框架。

  該標準還可以通過附加的實踐規范進行擴展,以使其適應組織的需要。例如,ISO 27017提供了額外的控制措施,涵蓋云服務的信息安全,而ISO 27018則解決了對保存在云中的個人身份信息的保護。

  無論是否采用了管理系統,創建一個綜合防御戰略, 使安全性盡可能一致仍然很重要。

  關鍵概念:

  ■ 工業4.0 制造商的增加,意味著網絡安全風險的增加。

  ■ 強化物理系統和保持警惕, 是降低網絡安全風險的兩個好方法。

  思考一下:

  貴司在解決網絡安全問題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