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用好人工智能構建新產業生態

時間:2022-09-05

來源:經濟日報

導語:堅持創新發展與監管規范并重,以開放產業生態實現共建共贏。一是培育關鍵根技術,加強自主創新;二是推進包容審慎監管,保障健康發展;三是構建開放產業生態,匯聚各方資源。

??日前,科技部等六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加快場景創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應用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圍繞重大應用和產業化問題,對人工智能場景創新工作展開部署,開辟其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新路徑。這一深度融合,已成為引領生產方式變革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戰略抓手。

??作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核心引擎,人工智能通過學科發展、理論建模、技術創新、軟硬件升級等整體推進,有力驅動經濟社會各領域從數字化、網絡化向智能化加速躍升。我國以制造業為代表的實體經濟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節點,面對嚴峻復雜的國際環境和改革發展穩定的艱巨任務,亟需通過人工智能賦能來突破傳統生產方式的瓶頸、催生新興產業、重構商業模式,以智能化轉型為實體經濟注入新動能。

??“十三五”以來,我國人工智能技術快速發展,新型基礎設施布局穩步推進,相關應用場景不斷拓展,產業已初步呈現關鍵共性技術研發攻關、創新產品應用、新興產業培育“三位一體”的發展格局。同時,由于這一產業起步較晚,在基礎層部分核心領域發展薄弱,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成為制約其長遠發展的主要障礙。此外,隨著人工智能產業化和商品化進程向縱深推進,需要獲取、存儲、分析海量信息數據,包含個人信息的數據在流動過程中存在的隱私泄露問題也日益突出。對此,須堅持創新發展與監管規范并重,以開放產業生態實現共建共贏。

??一是培育關鍵根技術,加強自主創新。人工智能根技術涉及芯片、技術框架等基礎軟硬件,是產業基礎層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有序推進根技術攻關,須從頂層設計的角度出發,明確根技術的發展路徑,堅持整體謀劃和重點突破的原則,強化戰略性前沿領域的超前布局。以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為重要抓手,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暢通根技術創新鏈和產業鏈,形成企業、高校以及科研院所合作的長效機制。完善相關基礎研究人才培養體系,擴大中高端人才儲備,為實現關鍵根技術自主可控提供堅實人才保障。

??二是推進包容審慎監管,保障健康發展。人工智能催生的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在為經濟增長注入新動能的同時,也暴露出隱私侵犯、算法歧視、責任歸屬等問題。為更好發揮人工智能驅動實體經濟的積極作用,須堅持包容審慎監管理念,營造市場主體自由創新和自我糾偏的寬松環境。從成本效益、影響范圍等因素出發,衡量應用的風險水平,依據風險等級實施分級分類監管。

??三是構建開放產業生態,匯聚各方資源。構建開放產業生態是加快推動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戰略路徑,是經濟融合發展的主流趨勢。強化開放產業生態的基礎支撐,必須推動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和創新基礎設施的統籌共建、系統布局和開放共享,充分發揮新型基礎設施的整體效能。以需求為導向,在制造、交通、醫療、家居等重點行業領域深度挖掘有關應用場景,通過場景創新匯聚資本、人才、算力、技術等要素,打造政府、科技界、產業界協同聯動的場景創新合作生態。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