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人工智能未來發展趨勢如何?大佬解讀人工智能!

時間:2022-08-29

來源:FJH00

導語:人工智能技術擁有核心技術平臺、數據循環兩大要素,只有將人工智能技術與數據相結合才能形成實用性的業務。

  在這篇文章中,小編將對人工智能的相關內容和情況加以介紹以幫助大家增進對人工智能的了解程度,和小編一起來閱讀以下內容吧。

  一、人工智能未來發展趨勢如何

  人工智能(AI)是對人的意識、思維信息過程的模擬。人工智能技術擁有核心技術平臺、數據循環兩大要素,只有將人工智能技術與數據相結合才能形成實用性的業務。隨著人工智能與傳統行業的逐步結合,以及政策的不斷扶持,人工智能產業鏈將進一步完善。

  目前全球人工智能企業已經超過了900家,主要集中在北美和西歐。谷歌、Facebook、微軟、IBM等科技巨頭都已進軍人工智能領域。其中IBM把人工智能視為未來最具增長潛力的領域之一。去年11月IBM將認知計算系統(Waston)整合了諸多人工智能基礎平臺SystemML的功能,使其善于認知、理解、推理和學習。目前IBM Waston已經應用于智慧醫療、金融服務等領域。谷歌在2011年成立了AI部門,目前公司產品和服務主要依靠AI技術驅動,谷歌使用深度學習技術改善搜索引擎、識別手機指令、鑒別社交網絡圖像等。另外谷歌的無人駕駛主要以技術驅動,側重于基礎技術研究及AI核心科技開發。

  隨著國外科技巨頭加速布局人工智能領域,國內企業也紛紛搶灘。目前百度積極參與無人機和無人駕駛等領域的開發,百度的后期人工優化將使無人駕駛更適應終端環境使用,進一步推動AI技術的商用化步伐。阿里的云計算是其面向未來的核心部分,在人工智能方面很多來自云平臺領域。2016年10月全國首個“城市數據大腦”在云棲大會上發布,其內核就是采用阿里云ET人工智能技術,該技術可以對整個城市進行全局實時分析,自動調配公共資源,最終將進化成能夠治理城市的超級人工智能。

  政策方面,2016年5月發改委印發了《“互聯網+”人工智能三年行動實施方案》,主要任務是推動互聯網與傳統行業融合創新,加快人工智能技術在家居、汽車、無人系統、安防等領域的推廣應用。《方案》提出,到2018年打造人工智能基礎資源與創新平臺,人工智能產業體系、創新服務體系、標準化體系基本建立,基礎核心技術有所突破,總體技術和產業發展與國際同步,應用及系統級技術局部領先。

  分析人士認為,人工智能是產業變革的基石,對于不同行業和場景的智能化改造將成為未來趨勢。安防、金融、醫療、汽車、制造業、智能家居等領域都是人工智能的發展方向。未來幾年人工智能有望在語音識別、工業、輔助醫療、服務機器人、無人駕駛、虛擬現實等前沿領域嶄露頭角,千億級市場盛宴將開啟。

  二、大佬解讀人工智能

  1.人工智能的概念界定是測度人工智能發展水平的基礎和前提。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2019)、歐盟統計局(2019)、丹麥統計局(2019)等官方機構,還是比較保守地將人工智能回歸到它的“機器”屬性。McKinsey(2019)等機構和學者對人工智能的內涵進一步擴展和升華,他們更加關注人工智能的現實能力和實際用途。Kurzweil(2000)等學者則進一步拓展了人工智能的概念內涵,讓人工智能具備了某種人性化、情感化的特點,有利于人工智能進一步向更高層次突破發展。人工智能的概念界定直接決定了人工智能測度的范圍和尺度。

  2.人工智能自身發展水平的測度是以經濟學視角測度人工智能的關鍵所在。核心是衡量指標的確定,進而構建指標體系。Schmookler(1966)等主張用技術差距來衡量人工智能發展水平,在無法直接獲得技術差距的情況下,則主張用專利數量來替代技術差距。世界經濟論壇的《全球競爭力報告》(1996)、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全球創新指數”(2018)、歐盟的“創新記分牌”(2018)、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的“國家創新指數”(2019)等一批有國際影響力的評估報告也是使用與此類似的知識產權來衡量技術差距。同時,也有不少機構和學者用其他變量來衡量人工智能的發展水平,其中包括發表論文和著作數量、生產效率差距、人均GDP 差距等。

  經過多年演變和發展,人工智能測度已從著重用某項指標測度發展為多維度綜合測度。雖然各國學者和機構在測度維度上并未達成一致,但向多維度綜合測度的發展方向逐漸清晰。Wuzhen Institute(2017,2018,2019)、斯坦福大學(2019,2020,2021,2022)、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2020)、清華大學中國科技政策研究中心(2018)等機構則已嘗試構建多維度指標體系,基于數據測算形成人工智能測度報告。歸納各國學者和機構的研究文獻,人工智能發展水平可以從產業發展水平、技術創新水平、企業發展水平、發展環境水平、投融資水平、國際影響力等維度進行評價,每個維度又可細分為若干具體指標,由此形成測度人工智能發展水平的指標體系。

  以上便是小編此次想要和大家共同分享的有關人工智能的內容,如果你對本文內容感到滿意,不妨持續關注我們網站喲。最后,十分感謝大家的閱讀,have a nice day!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